水中月影还是影,天上一真影万川。
水里月影人共识,一真谁复见先天。
水中月影还是影,天上一真影万川。
水里月影人共识,一真谁复见先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詹初的《月(其二)》,它以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和天上的真影为象征,探讨了虚实、共见与独知的哲学意蕴。
"水中月影还是影",诗人首先描绘了月亮在水面投下的倒影,这如同镜中之月,虚幻而真实并存。"天上一真影万川"则进一步强调了月亮在天空中的实体形象,尽管它映照在无数河流之中,但其本质不变,犹如天地间独一无二的真实存在。
"水里月影人共识",人们在水中看到月亮的倒影,这是共同的认知,反映出人类对于自然现象的共享感知。然而,"一真谁复见先天",诗人提出疑问,那天空中独一无二的月亮真身,又有谁能直接体验到它的原始状态,即超越凡尘的“先天”本真呢?
整首诗通过月影的比喻,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认识:世间万物的表象虽多,但其根本的“一真”却难以触及,引人深思关于形而上世界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