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兜率寺》
《上兜率寺》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

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

庾信哀虽久,何颙好不忘。

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dōu
táng /

dōuzhīmíngzhēnhuìtáng
jiāngshānyǒushǔdòngliáng

xìnāisuījiǔyónghǎowàng
báiniúchēyuǎnjìnqiěshàngháng

注释
兜率:佛教中的天宫名,也指寺庙所在地。
知名寺:著名的寺庙。
真如:佛教术语,表示事物的真实本质。
法堂:讲经说法的地方。
巴蜀:古代中国地区名,包括四川和重庆一带。
栋宇:房屋建筑。
齐梁:南北朝时期的两个朝代。
庾信:南朝文学家,这里可能象征哀伤的历史人物。
哀:悲伤。
何颙:可能象征着美好的回忆或理想。
白牛车:佛教中象征智慧或纯洁的交通工具。
慈航:比喻通往智慧或救赎的道路。
翻译
兜率山上有知名的寺庙,真如法堂聚集佛法。
寺庙所在的江山秀美,仿佛巴蜀之地,殿宇壮观,如同齐梁时期的建筑。
庾信虽然长久地感到悲哀,但何颙的美好记忆仍然铭记在心。
不论是近处还是远方,我们都渴望乘坐白牛车载着我们前往慈悲的航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名寺的赞美和对古人遗风的怀念。"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两句直接点出上兜率寺的盛名以及其中真如法师讲经之处,显示了这座寺庙不仅建筑雄伟,而且在佛教文化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接着的"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两句,则是对寺庙所在地理环境和建筑风格的描绘。巴蜀指的是古代的巴州和蜀郡,即今天的四川一带,这里以江山之美著称;而"栋宇自齐梁"则形容寺院的建筑结构雄伟,犹如古代著名的齐梁时期的宫殿。

诗人通过"庾信哀虽久,何颙好不忘"两句,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庾信和何颙都是唐朝初年的文学家,他们在寺中留下的文风被后世所传颂,显示出诗人对于文化遗产的尊重与珍视。

最后的"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两句,则是在描绘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解脱的意境。白牛车象征着佛教中的清净之物,而慈航则是比喻达到彼岸,即通过修行达到涅槃的境界。这表明诗人不仅对寺庙有深厚的情感,而且也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超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上兜率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建筑艺术和文化传承的赞赏,以及对佛法修行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雪夕

黄叶萧萧下庭树,吟怀浩荡难分付。

何处钟声落翠眉,闭门风雪千山暮。

(0)

吊马骨

逐电追风意气休,尚留枯骨委荒丘。

龙姿寂寞归图画,雪片模糊惨髑髅。

露湿寒沙残月晓,风摇衰草白云秋。

千金不遇涓人买,空有啼鸦吊汝愁。

(0)

谢平原赵郡公赠山桃杖

君不见少陵桃竹杖,拔剑或与蛟龙争。

又不见东坡铁拄杖,迸火石上飞裂星。

二公去已久,今遇平原叟。

吾衰气未馁,欲趁牛马走。

美君出入真如飞,山桃拄杖长相随。

秋岩老人敚所好,惭愧慷慨掷与之。

赤蛇入手鳞甲缩,可游天下弃车毂。

大道徐行鬼神哭,探出一指豺虎伏。

横挑百钱寻酒家,不须经卷挂南华。

春风好访瑶池去,试问蟠桃几度花。

(0)

过临洺驿大雨雪寒甚

弭节发襄国,饮马清洺水。

山岳忽阴冱,急雪白玼玼。

北风利如刀,剪剪射双耳。

饥乌时一鸣,仆夫寒堕指。

人生三间茅,岂不愿乡里。

天子命有行,去去何敢已。

道傍有旗亭,湿烟乱汀苇。

尚想布衾人,晏眠犹未起。

(0)

送丁仲谦之杭州

十年师友更谁亲,四月江皋手重分。

不学轻交如覆雨,应知小厦未连云。

凤雏岂是笼中物,龙种常思冀北群。

此去文旌知不远,尺书朝夕愿相闻。

(0)

喜雨

一雨如膏万物新,亢阳无碍接冬春。

杯传旧醁千村乐,陇出新青二麦匀。

请祷不烦投虎客,调元应赖问平人。

农翁未识天恩重,却费牺牲礼社神。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