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伯玉用东坡韵赋梅花》
《和李伯玉用东坡韵赋梅花》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北风日日霾江村,归梦正尔劳营魂。

忽闻梅蕊腊前破,楚客不爱兰佩昏。

寻幽旧识此堂古,曳杖偶集僧家园。

岚阴春物未全到,邂逅只有南枝温。

冷光自照眼色界,云艳未怯扶桑暾。

遥知云台溪上路,玉树十里藏山门。

自怜尘羁不得去,坐想佳处知难言。

但哦君诗慰岑寂,已似共倒花前樽。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名为《和李伯玉用东坡韵赋梅花》。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北风日日霾江村”,以北风的凛冽和江村的模糊景象,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孤寂的氛围。接着,“归梦正尔劳营魂”表达了诗人因思乡之情而产生的疲惫与困扰。然而,当诗人突然听到腊前梅花开放的声音时,心情为之振奋,“楚客不爱兰佩昏”一句则巧妙地将梅花与兰花进行对比,强调了梅花的独特魅力。

“寻幽旧识此堂古,曳杖偶集僧家园”展现了诗人探访古迹、与僧人相聚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热爱。随后,“岚阴春物未全到,邂逅只有南枝温”描绘了春天尚未完全到来,但南面的梅花已经绽放,给人以温暖与希望。

“冷光自照眼色界,云艳未怯扶桑暾”通过光影与色彩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美丽与生机。最后,“遥知云台溪上路,玉树十里藏山门”想象着在遥远的云台溪边,满是玉树的山路,仿佛隐藏着一片仙境。“自怜尘羁不得去,坐想佳处知难言”表达了诗人虽身陷尘世束缚,却心驰神往于美好之地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白莲社

净土莲曾几度开,游人今日有宗雷。

高僧若结云中社,谁更攒眉不肯来。

(0)

赣州歌四首·其一

东闽南粤带郴西,岭北辕门号令齐。

鼓吹行边万馀里,风霆犹过汉山溪。

(0)

过河间郡

幽州甲士何翩翩,自许黄金召募年。

插羽东翻沧海日,鸣铙北扫塞垣烟。

路旁小儿能杀马,河间姹女工数钱。

不见听鸡刘越石,侠客中原空自怜。

(0)

赠黎君华岑贞叔南还

风起春城日易阴,留君斗酒故情深。

弃繻暂出西游路,献玉终酬北望心。

驿路新莺难驻马,天涯久客易沾襟。

垆头诸少应相忆,为报秋期在竹林。

(0)

夜饮诸太史端甫宅

周南初返直庐年,朝退能开野客筵。

宫锦夜披明月下,禁钟秋到凤楼前。

玉绳低映长安树,仙掌高擎白露天。

方朔自惭还索米,汉庭空有故人怜。

(0)

送陈进士彦吾使密云兼还南海省觐

前驱负弩驿亭间,建节东行暂出关。

霄汉乍辞丹凤阙,风烟先卷白檀山。

主恩远许封轺去,家庆深欢綵服还。

莫恋故园春草色,汉庭郎吏待鹓班。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