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真古画,闲坐语中听。
识病方书圣,谙山草木灵。
人来多施药,愿满不持经。
相伴寻溪竹,秋苔袜履青。
老僧真古画,闲坐语中听。
识病方书圣,谙山草木灵。
人来多施药,愿满不持经。
相伴寻溪竹,秋苔袜履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开篇“老僧真古画,闲坐语中听”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老僧对于艺术的追求和他超然物外的心境。"识病方书圣,谙山草木灵"则展示了老僧不仅精通医术,而且对自然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接着,“人来多施药,愿满不持经”表明老僧乐于助人,但又保持一种超脱的态度,不为世俗之事所羁绊。最后“相伴寻溪竹,秋苔袜履青”则描绘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穿着简单的鞋子,在秋天的苔藓中漫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对老僧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既有智慧又有修养、与世俗保持距离却又乐于助人的高尚形象。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王建的艺术风格。
先正当年遇阜陵,在廷玉立指忠清。
甘棠笏得孙枝绍,使竹符分棣萼荣。
七帙骎骎登上寿,诸郎鼎鼎擅英名。
北邙千古知无恨,吟些聊供薤露声。
雍滩束水水箭急,逆水上滩滩壁立。
折篙断缆船不前,乘船人惧梢人泣。
柳风摇春花雨晴,飞帆忽过如飞星。
仙人坐机织锦鲸,邀我为赋银河清。
茫茫天路高无陛,予止坎兮曷为至。
闲将身事问仙人,仙人笑指滩船是。
长风引船水没滩,天地变化须臾间。
不生凌清溯紫骨,何用费火烧还丹。
五百童男东入海,水弱山遥无药采。
千层万级通天台,方士致神神不来。
君不见桃花满山不知处,刘阮径入天台去。
雨接梅霖,风祛槐暑,麦天已秋。
正榴燃红炬,枝头色艳,荷翻绿盖,池面香浮。
心景俱清,身名何有,且向忙中早转头。
尘劳事,枉朝思夕计,细虑深谋。悠悠。不复徼求。
但安分、随缘休便休。
纵官居极品,徒为美玩,家称钜富,未免闲愁。
遇酒开颜,逢欢乐意,有似木人骑土牛。
从他笑,看一朝解悟,八极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