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寻幽竟日閒,笋舆冲黑向城还。
山含古寺虚无里,路绕冥鸿灭没间。
刁斗遥闻消醉语,接䍦倒著解愁颜。
何人更弄桓伊笛,飞尽寒梅月满关。
策杖寻幽竟日閒,笋舆冲黑向城还。
山含古寺虚无里,路绕冥鸿灭没间。
刁斗遥闻消醉语,接䍦倒著解愁颜。
何人更弄桓伊笛,飞尽寒梅月满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从郊外返回时所见所感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策杖寻幽竟日閒,笋舆冲黑向城还”,开篇即展现了诗人的悠闲与探索精神。他手持拐杖,寻找幽静之地,度过了一整天的时光,而后乘坐竹轿,穿越黑暗,返回城市。这里不仅描绘了行进的路径,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的好奇。
颔联“山含古寺虚无里,路绕冥鸿灭没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山中隐藏着古老的寺庙,仿佛与世隔绝,而道路则蜿蜒曲折,如同引导着冥鸿(传说中的大雁)消失在远方。这两句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接近自然的精神境界。
颈联“刁斗遥闻消醉语,接䍦倒著解愁颜”,转而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远处传来刁斗声,似乎在消散白天的醉意;而诗人则以倒穿着的接䍦(古代的一种服饰),化解了心中的愁绪。这一联通过声音与服饰的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由外至内的放松与释怀。
尾联“何人更弄桓伊笛,飞尽寒梅月满关”,以问句的形式收束全诗,引人遐想。在寒冷的月夜下,是谁在吹奏桓伊的笛子?那悠扬的笛声是否唤醒了满关的梅花?这一联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艺术与情感共鸣的向往,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郊外暮归途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艺术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病翁一榻萧然刘屏山号病翁,不知世有欢娱事。
雀罗庭院,载醪客去,催租人至。
报答秋光,要些酒量,要些诗思。
奈长鲸罢吸,寒蛩息响,茶瓯外、惟贪睡。
穷巷幸无干贽。
或相过、莫知谁氏。
柴门草户,阙人守舍,任伊题字。
自和山歌,国风之变,离骚之裔。
待从今向去,年年强健,插花高会。
此翁幸自偏盲,那堪右目生微翳。
羽流禳谢,缁郎忏悔,天乎无罪。
客曰不然,也因口腹,也因瞻视。
汝夜披黄卷,日餐丹荔,贻伊戚、将谁怼。
长智都缘更事。
尽今生、十分珍卫。
暮年怕杀,汗青蠹简,擘红高会。
也莫贪他,君谟旧谱,子云奇字。
特邀张司业,看花题竹,韩家园内。
梅谢了。
塞垣冻解鸿归早。
鸿归早。
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
淮河北去炊烟少。
炊烟少。
宣和宫殿,冷烟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