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槎初上白沙汀,漫卷图书信独征。
竹坞樵烟生薄雾,石潭渔火落残星。
閒看浴鹭机应息,不采漪兰佩亦馨。
宛宛灵修添怅望,瑞云多处是龙城。
使槎初上白沙汀,漫卷图书信独征。
竹坞樵烟生薄雾,石潭渔火落残星。
閒看浴鹭机应息,不采漪兰佩亦馨。
宛宛灵修添怅望,瑞云多处是龙城。
此诗描绘了一幅傍晚出发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情感。首句“使槎初上白沙汀”,巧妙地运用了“使槎”这一典故,象征着诗人独自踏上旅程,仿佛乘着木筏,缓缓驶向远方的沙洲。接下来,“漫卷图书信独征”一句,既表现了行旅中阅读书籍以消遣时光的情景,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竹坞樵烟生薄雾,石潭渔火落残星”两句,通过竹林、薄雾、石潭和渔火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竹林中升起的炊烟与远处的渔火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温暖与希望。
“閒看浴鹭机应息,不采漪兰佩亦馨”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诗人悠闲地观察着浴水的白鹭,似乎在它们的平静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而“不采漪兰佩亦馨”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即使不去采摘那些美丽的兰花,其香气也自会弥漫开来,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满足。
最后,“宛宛灵修添怅望,瑞云多处是龙城”两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远之处。这里的“灵修”可能指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而“怅望”则表达了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期待与一丝淡淡的忧愁。同时,“瑞云多处是龙城”一句,或许寓示着诗人对于理想之地的憧憬,或是对某种精神家园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描写,以及诗人细腻的情感流露,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诗意的旅行场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解到周公谓鲁公,尚书深见古人风。
流传顿广谁之力,千古须知魏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