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虫鱼部,披寻自古无。
飞沉天产异,生植土风殊。
物色随心匠,形容记绘图。
虚亭玩真意,浩思满江湖。
草木虫鱼部,披寻自古无。
飞沉天产异,生植土风殊。
物色随心匠,形容记绘图。
虚亭玩真意,浩思满江湖。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自然美景的地方。"草木虫鱼部,披寻自古无"表明这里的自然景观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多得。"飞沉天产异,生植土风殊"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物种的多样性和自然条件的特殊性。
诗人通过"物色随心匠,形容记绘图"这句话,表达了自己观察这些自然景象时的心境,以及想要将其记录下来甚至画成图画的愿望。这里的“心匠”指的是内心的构想和安排,而“形容”则是对事物外貌的描绘。
最后两句"虚亭玩真意,浩思满江湖"表达了诗人在方物亭中徜徉的意境,以及由此引发的深远思考。这里的“虚亭”可能指的是亭子内空旷幽静的氛围,而“浩思”则是广大无边的思考,充满了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妙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环境,以及诗人在其中所获得的灵感和心灵的触动。
人生为夫妇,结发相因依。
恩爱在偕老,零落中路歧。
夕坐守空闺,晨兴簪恶笄。
身为张氏妇,茕立将安归?
愿言持寸心,如石无改移。
上奉百岁姑,下哺两男儿。
儿虽媵所出,孰匪夫体遗?
烝尝苟有托,门户亦足持。
瞻望恐弗及,劬劳庸敢辞。
乡人敬妇德,县官尊母仪。
二子伯与仲,孝思长不衰。
相见发种种,犹说襁褓时。
故家海东头,波涛诚渺弥。
独有双柏舟,可以济艰危。
行者曾弗操,令人怨蛾眉。
巴陵韩希孟,淑质自天挺。
一为军中虏,视死犹一瞑。
自云瑚琏器,不肯作溺皿。
借此清江水,葬我全首领。
愿魂化精卫,填海起成岭。
皇天如有知,许我血面请。
书帛字不灭,千岁光炯炯。
踯躅戎马间,丈夫可以警。
水烦鱼不大,驭促马已疲。
法令贵宽厚,牛毛安所施。
秦风荡六合,赋役悬高卑。
料民事隐核,簿书日孜孜。
君卿尝见嗟,谅者以为宜。
其势如张弓,后来谁弛之。
诗人咏岂弟,劳人千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