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友观光少壮年,一时英俊与周旋。
曳裾璧水三千士,接武瀛洲十八贤。
夜对短檠愁不寐,朝餐苜蓿叹无钱。
如今只欲藏形影,槁木寒灰学坐禅。
结友观光少壮年,一时英俊与周旋。
曳裾璧水三千士,接武瀛洲十八贤。
夜对短檠愁不寐,朝餐苜蓿叹无钱。
如今只欲藏形影,槁木寒灰学坐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正民在宋代的孤独与感慨。首联“结友观光少壮年,一时英俊与周旋”展现了一位年轻时热衷于结交朋友,与才华横溢之士共度时光的场景。颔联“曳裾璧水三千士,接武瀛洲十八贤”进一步描述了他与众多才子佳人交往的情景,暗示了其社交生活的丰富与广泛。颈联“夜对短檠愁不寐,朝餐苜蓿叹无钱”则转折至现实,表达了诗人夜晚面对微弱的灯光难以入眠,清晨餐食简单,感叹生活贫困的无奈与忧愁。尾联“如今只欲藏形影,槁木寒灰学坐禅”揭示了诗人当前的心境,他渴望隐匿于世,如同枯木寒灰一般,通过修禅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状态,展现了诗人从繁华到落寞的情感转变,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
词场几度让长鞭,又向清朝贺九迁。
品秩虽然殊此日,岁寒终不改当年。
驰名早已超三院,侍直仍忻步八砖。
今日相逢翻自愧,闲吟对酒倍潸然。
秋月临高城,城中管弦思。
离人堂上愁,稚子阶前戏。
出门复映户,望望青丝骑。
行人过欲尽,狂夫终不至。
左右寂无言,相看共垂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