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刘敷言咏梅四首·其三》
《次韵刘敷言咏梅四首·其三》全文
宋 / 林季仲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粉痕欲破雪相禁,如妒孤英点暮林。

九陌未传花底信,一枝先寄陇头心。

月横瘦影池塘浅,风度微香院落深。

插向鬓边犹得在,未须笑我老浸寻。

(0)
翻译
花瓣上的痕迹仿佛要穿透雪花的禁锢,像是嫉妒那孤独的花朵点缀着傍晚的树林。
京城大道上还未传来花朵盛开的消息,一枝花儿已先寄予了远方的心意。
月光洒在池塘,映照出瘦弱的身影,微风带着花香穿过了深深的庭院。
即使把它插在鬓边,这份美丽依然存在,不必嘲笑我沉浸于寻找这样的美中。
注释
粉痕:花瓣上的痕迹。
雪相禁:雪花的禁锢。
孤英:孤独的花朵。
九陌:京城大道。
花底信:花朵盛开的消息。
陇头心:远方的心意。
月横:月光横照。
瘦影:瘦弱的身影。
院落深:深深的庭院。
鬓边:鬓发旁边。
老浸寻:沉浸于寻找。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林季仲的《次韵刘敷言咏梅四首(其三)》描绘了一幅清冷而深情的梅花图景。首句“粉痕欲破雪相禁”,以雪比喻梅花的洁白,暗示了梅花在冬日严寒中即将绽放的娇嫩。"如妒孤英点暮林",将梅花比作孤独的花朵点缀在傍晚的树林中,流露出梅花的坚韧与孤傲。

接下来两句,“九陌未传花底信,一枝先寄陇头心”,通过“九陌”和“花底信”的意象,表达了梅花未被世俗所知的寂寥,而“一枝先寄陇头心”则传达出它对远方的期待和情感寄托。月光下的“瘦影池塘浅”和微风吹过的“微香院落深”,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清冷之美,以及它在静谧夜晚的幽雅气质。

最后一句“插向鬓边犹得在,未须笑我老浸寻”,诗人自嘲地说,即使将梅花插在鬓边,仍然保持着它的风姿,不必嘲笑他因寻找梅花而显得年老,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梅花为载体,寓言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林季仲

林季仲
朝代:宋

林季仲[约公元一一三八年前后在世]字懿成,自号芦山老人,永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八年前后在世。喜为诗,语佳而意新。宣和中进士。高宗时,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郎。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句践事争之,大忤桧,辽罢去。后官太常少卿,知婺州。以直秘阁奉嗣。季仲著有竹轩杂著十五卷,今存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洞山十咏·其四梅沼

孤根悬倒影,彷佛浮灵槎。

疏疏枝间雪,淡淡波中花。

松竹复相亚,偃蹇同欹斜。

折香汲深寒,清供推禅家。

(0)

食新笋

黄齑瓮已竭,枯■筐亦空。老芥长芒刺,食久咽为痛。

山雨拆竹胎,未入春盘供。

畦丁适踵门,致我亲戚送。

脱绷锦纹散,切玉霜刀弄。

新香喷汤鼎,馋涎迸齿缝。

未倩搜诗肠,已破食肉梦。

参禅诚滑稽,煮箦宜笑鬨。

赞宁谱亦佳,涪翁句堪诵。

僻居东海偏,斯味时一中。

山僧应厌餐,饱食听春哢。

(0)

奉送江省都事纳文郁除湖广

蟾府秋花满袖香,盱眙遗爱在甘棠。

紫薇幕下除书至,黄鹤矶头驿骑忙。

风静瘴云消岭海,雨新春水满潇湘。

庾公明月苏公柳,两地高情属省郎。

(0)

借漫兴一十五首·其七

穷檐阴合翳松萝,迎送都无白玉珂。

从此只知田野事,山人溪叟日相过。

(0)

夜起

县斋静夜秋风起,落叶萧萧扑窗纸。

酒醒疑是山雨来,月明满地凉如水。

(0)

渔父

短篷烟雨泊鸥沙,剩有鱼钱到酒家。

近日人间多赋敛,争如水国作生涯。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