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创作,名为《寄怀子游客吴门时与信弦弟将同之广陵》。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吴门(苏州)风物的赞美。
首句“春风吹遍阖庐城”,以春风起兴,点明季节和地点,暗示友人即将前往的吴门正是春意盎然之时。接着“贞娘墓前芳草生”一句,借古迹表达对友人的怀念,贞娘墓作为历史遗迹,象征着过往的美好与哀愁。
“金闾千条万条柳,待君二月吴趋行”描绘了吴门的春景,金闾即金门,此处指苏州,千条万条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预示着友人即将到来的二月之行将充满生机与活力。
“要离侠儿不复见,皋桥高土今无名”两句则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与贤士的追思,要离是春秋时期的勇士,皋桥高土可能是指当地的历史名人,如今已难觅其踪迹,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
“君今此行更谁貌,且谒将相诸公卿”表明友人此行将结识诸多显赫人物,同时也暗含对友人才华与魅力的肯定。
后半部分转而抒发对艺术与文化的感慨,“僧繇凯之邈千载,画手纷纷皆此辈”提到古代画家如顾恺之,赞美友人与这些艺术巨匠相提并论。接着“近代佳士自有真,百年乃见曾波臣”赞扬当代才子,曾波臣是明代画家,此处再次强调友人的艺术造诣。
“曾鲸死矣传数子,沈韶张远抗谢彬”提到曾鲸、沈韶、张远等画家,以及谢彬等文人,通过对比,突出友人与这些前辈并驾齐驱的地位。
“彬韶己老君独步,崛起东海无前人”进一步强调友人的独特才华与成就,如同在东海之滨崛起,无人能及。
最后,“三吴人物称秀伟,瑰质英姿君见几”赞美友人与吴地的杰出人物相得益彰,展现出非凡的气质与才华。
“几人颊上为添毛,到处光辉动屏扆”则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友人的风采,仿佛他的形象能够照亮四周,增添光彩。
“吾家信弦古之狂,酒酣意气不可当”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友人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如同古代的狂士,饮酒时豪情勃发,不可阻挡。
“罢官不补事游谒,所至宾朋日满堂”描述了友人辞官后的逍遥生活,每到一处都能吸引众多宾客,显示出其极高的社交魅力。
“知君日夕费毫素,写尽吴儿虎阜傍”指出友人勤奋作画,描绘了吴门的风土人情,尤其是虎阜一带的景色。
“我弟淹留恒累月,渡河何日同北发”表达了对友人弟弟的思念,期待与他们一同北上。
“早问广陵花,莫待花成雪”提醒友人不要错过广陵(扬州)的春花,以免花落成雪,失去观赏的最佳时机。
“花开花落总堪愁,此去休寻炀帝楼”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担忧,同时提醒不要去寻找废弃的隋炀帝楼,寓意历史的变迁与世事的无常。
“二十四桥歌舞处,那教人不忆扬州”最后以扬州的二十四桥作为结束,表达了对友人此行的祝福,希望他们在扬州留下美好的回忆。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历史、艺术、自然风光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