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喧嶂雨,书案扑林霏。
远阵久奔放,空丝俄细微。
黄鹂喑却语,白鹭止还飞。
晚色应无定,浮云误作归。
柴门喧嶂雨,书案扑林霏。
远阵久奔放,空丝俄细微。
黄鹂喑却语,白鹭止还飞。
晚色应无定,浮云误作归。
这首明代诗人徐尊生的《梅雨》描绘了夏日雨后的清新景象。首句“柴门喧嶂雨”以柴门前雨声嘈杂,山势如屏障般环绕,展现出雨后的宁静与自然之音。次句“书案扑林霏”则写书桌上的尘埃随着林间的雾气飘散,营造出一种清雅的读书氛围。
“远阵久奔放,空丝俄细微”两句,通过比喻,将雨滴比作远去的战阵,形象地描绘了雨势由大至小的变化过程。接着,“黄鹂喑却语,白鹭止还飞”描绘了雨后黄鹂停止鸣叫,白鹭在空中短暂停留后又继续飞翔,生动地刻画了雨后生物的活动状态。
最后两句“晚色应无定,浮云误作归”暗示了傍晚时分光线的变化,以及观者对云彩移动的错觉,仿佛把天边的云彩误认为是归家的人影,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雨季节的景色,寓情于景,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春风到来久,今日令得行。
蛙声曲池满,柳色深巷明。
负痾老客子,徜徉难为情。
岂不怀故隐,盗贼间徂征。
近得望行在,气祲夜峥嵘。
谅待贤者出,一偃天下兵。
四夷堡障静,三农田野耕。
鸡豚饱故老,廉耻责后生。
我虽素餐者,自谓能颂声。
此情谁与同,有公仍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