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微远北山近,翠逻青围碧镜中。
鹿苑蜂台胥佛力,携将峰色住于空。
西山微远北山近,翠逻青围碧镜中。
鹿苑蜂台胥佛力,携将峰色住于空。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与北山的景色,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首句“西山微远北山近”,以远近对比,展现出山景的层次感,微远的西山与贴近的北山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深远的空间感。接着,“翠逻青围碧镜中”一句,将山峦比作碧绿的镜子,周围被翠绿环绕,形象地描绘出山色的清新与宁静,仿佛置身于一片碧绿的镜面之中,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鹿苑蜂台胥佛力”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宗教文化相结合,鹿苑和蜂台都是佛教中的象征物,这里通过“佛力”将它们联系起来,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神圣力量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之间微妙关系的感悟。
最后,“携将峰色住于空”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山峰的颜色与“空”相联系,寓意深刻,既体现了山色的纯净与超脱,也暗示了人应当追求心灵的空灵与自由,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山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筝语悽红,琴心黯碧,星星梦飐香篝。
丝雨黄昏,消他几曲清讴。
载来千斛馀杭酒,到如今、都化閒愁。
甚心情、诉遍哀弦,冷到银彄。
蟆陵二月生春水,怎落红流尽,不送归舟。
飞絮光阴,离人蚤暮登楼。
泪痕不散春衫晕,怅天涯、处处江州。
剩今宵、怕倚阑干,怕上帘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