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田通水曲,乱树切烟霄。
溪月凉乘筏,山云暗发桥。
沙明悬鹭浴,波冷著萤烧。
隐隐闻孤唳,一鸿天际遥。
平田通水曲,乱树切烟霄。
溪月凉乘筏,山云暗发桥。
沙明悬鹭浴,波冷著萤烧。
隐隐闻孤唳,一鸿天际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泛舟于清溪之上的所见所感娓娓道来。
首句“平田通水曲”,描绘了水面如镜,与蜿蜒曲折的水流相接,平旷的田野与流动的水波交织成一幅和谐的画面。接着,“乱树切烟霄”一句,通过“乱树”与“烟霄”的对比,展现了树木在烟雾缭绕中显得更为高耸入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
“溪月凉乘筏”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凉的夜晚,月光洒在溪水上,乘着竹筏,感受着月色与水波的交融,体验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凉爽。“山云暗发桥”则描绘了山间云雾弥漫,仿佛从桥下升起,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之美。
“沙明悬鹭浴”一句,通过“明沙”与“悬鹭”的动态结合,展现了鹭鸟在明亮的沙滩上沐浴的情景,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波冷著萤烧”则以“冷波”与“萤火虫”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冷暖交错、静动相宜的氛围,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姿。
最后,“隐隐闻孤唳,一鸿天际遥”两句,通过远处传来的一声孤雁的鸣叫,以及那遥远天际的鸿雁,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辽阔与深远,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宇宙广阔、生命渺小的深刻感悟。
一别动五载,人生都几何。
谈端方间起,行色又奔波。
剩欲摅离语,不成翻醉歌。
飞腾与流浪,已矣两无那。
苕水固多胜,吾州亦可邻。
卜居虽匪旧,取友不妨新。
佛屋从堪寓,溪亭更可人。
莫嫌鹅鸭恼,最喜鹭鸥驯。
雪埋老屋无薪卖,晨起谋炊自毁车。
觅饱预期千顷麦,破悭先试一春花。
便营野屐寻茶户,更约绨袍当酒家。
处士只今宜姓贾,壁间但没挂钱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