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离鸾》
《离鸾》全文
唐 / 唐彦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闻道离鸾思故乡,也知情愿嫁王昌。

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

下疾不成双点泪,断多难到九回肠。

庭前佳树名栀子,试结同心寄谢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uán
táng / tángyànqiān

wéndàoluánxiāngzhīqíngyuànjiàwángchāng
chénāibiéyángzhū

fēngyuèsānniánsòngqiáng
xiàchéngshuāngdiǎnlèiduànduōnándàojiǔhuícháng

tíngqiánjiāshùmíngzhīshìjiétóngxīnxièniáng

翻译
听说离别后思念起故乡,也懂得愿意嫁给王昌。
在满是尘土的路上与你分别,接下来的三年里只有风月陪伴在心上。
眼泪如疾风般落下,却无法成双,悲伤之情难以言表,直让人心痛欲绝。
庭院前有棵名叫栀子的好树,我试着编织同心结,以此来寄托对你的思念。
注释
离鸾:比喻离别的鸳鸯或夫妻。
故乡:指家乡,出生或成长的地方。
王昌:可能是诗人的爱慕对象或理想中的伴侣。
杨朱路:借杨朱之道,形容充满尘埃的道路,象征艰难困苦。
宋玉墙:引用宋玉的故事,表达诗人孤独无伴的心境。
九回肠:形容极度悲伤,心情如同曲折的九折肠。
栀子: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常用于象征纯洁和爱情。
谢娘:可能是指古代女子,也可能代指诗人所思念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以及她对丈夫王昌的情感。开篇即点明离别之痛,随后通过对比杨朱路与宋玉墙,表达了时间流逝与情感变迁。诗人巧妙运用“双点泪”、“九回肠”来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哀伤和牵挂。

最后两句以庭前的佳树栀子作结,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试图通过寄送栀子这一行为来传递同心与感激之意。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在抒发个人情感方面的高超技巧。

作者介绍
唐彦谦

唐彦谦
朝代:唐   号:鹿门先生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生辰:?~893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猜你喜欢

刘道士赠小葫芦四首·其二

贵人玉带佩金鱼,忧畏何曾顷刻无。

色似栗黄形似茧,恨渠不识小葫芦。

(0)

和曾待制游两山三首·其三题天章山更幽亭且以未到玲珑为恨

攀石扪萝到更幽,玲珑咫尺懒穷搜。

旁人不会当时意,为欠门生作伴游。

(0)

北窗偶题四首·其一

两丛香百合,一架粉长春。

堪笑龟堂老,欢然不记贫。

(0)

东偏纸阁初成

蚍蜉占雨解移穴,蟋蟀畏寒先近床。

我亦联屏为燠室,一冬省火又宜香。

(0)

风雨

风摇北斗柄欲折,雨溢天河浪正生。

一盏昏灯北窗下,腐儒未辍读书声。

(0)

不如茅屋底四首·其四

列鼎宾筵盛,笼坊从骑都。

不如茅屋底,醉倒唤儿扶。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