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无多法,维摩不二门。
此间堪折柱,吾道亦难言。
学者初何有,师乎贵不烦。
十年成我志,今日是君恩。
黄檗无多法,维摩不二门。
此间堪折柱,吾道亦难言。
学者初何有,师乎贵不烦。
十年成我志,今日是君恩。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陈渊所作,名为《寄谢用中》。诗中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如“黄檗”、“维摩”等,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哲理的氛围。
首联“黄檗无多法,维摩不二门”,以“黄檗”和“维摩”为引子,分别象征着佛教中的苦行与智慧,暗示佛法的精要在于修行与觉悟,而非繁复的仪式或教条。接着,“不二门”则强调了佛法的统一性,即无论修行者从何种途径进入,最终都应达到同一的觉悟境界。
颔联“此间堪折柱,吾道亦难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哲学思考。诗人认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就像“折柱”一样,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去克服。同时,也表达了对道路的复杂性和难以言喻性的感慨,暗示了寻求真理之路的艰难与神秘。
颈联“学者初何有,师乎贵不烦”,指出学者在开始学习时可能一无所知,但寻找一位不厌其烦、耐心教导的良师极为重要。这不仅是对教育过程的肯定,也是对良师益友价值的颂扬。
尾联“十年成我志,今日是君恩”,表达了对时间的流逝和成长过程的感慨。十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向,这背后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尤其是“君恩”的提法,既是对具体帮助者的感激,也暗含了对所有助力自己成长的人们的感谢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修行、教育、成长以及感恩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界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
昔从岐阳狩,簪缨满翠微。
十年劳我梦,今日送师归。
曳尾龟应乐,乘轩鹤谩肥。
含情题小篆,将去挂岩扉。
大位天下宝,维贤国之镇。
殷道微而在,受辛纂颓胤。
山鸣鬼又哭,地裂川亦震。
媟黩皆佞谀,虔刘尽英隽。
孤卿帝叔父,特进贞而顺。
玉床逾皓洁,铜柱方歊焮。
奉国历三朝,观窍明一瞬。
季代猖狂主,蓄怒提白刃。
之子弥忠谠,愤然更勇进。
抚膺誓陨越,知死故不吝。
已矣竟剖心,哲妇亦同殉。
骊龙暴双骨,太岳摧孤仞。
周发次商郊,冤骸悲莫殣。
锋剑剿遗孽,报复一何迅。
驻罕歌淑灵,命徒对旅榇。
自尔衔幽酷,于嗟流景骏。
丘坟被宿莽,坛戺缘飞燐。
贞观戒北征,维皇念忠信。
荒坟护草木,刻桷吹煨烬。
代远恩更崇,身颓名益振。
帝词书乐石,国馔罗芳衅。
伟哉烈士图,奇英千古徇。
《比干墓》【唐·徐彦伯】大位天下宝,维贤国之镇。殷道微而在,受辛纂颓胤。山鸣鬼又哭,地裂川亦震。媟黩皆佞谀,虔刘尽英隽。孤卿帝叔父,特进贞而顺。玉床逾皓洁,铜柱方歊焮。奉国历三朝,观窍明一瞬。季代猖狂主,蓄怒提白刃。之子弥忠谠,愤然更勇进。抚膺誓陨越,知死故不吝。已矣竟剖心,哲妇亦同殉。骊龙暴双骨,太岳摧孤仞。周发次商郊,冤骸悲莫殣。锋剑剿遗孽,报复一何迅。驻罕歌淑灵,命徒对旅榇。自尔衔幽酷,于嗟流景骏。丘坟被宿莽,坛戺缘飞燐。贞观戒北征,维皇念忠信。荒坟护草木,刻桷吹煨烬。代远恩更崇,身颓名益振。帝词书乐石,国馔罗芳衅。伟哉烈士图,奇英千古徇。
https://shici.929r.com/shici/ctRsL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