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隐者》
《寄隐者》全文
宋 / 黄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守道宋高士,筑室齐东鄙。

植竹看岁寒,种田助形委。

束书捐古今,抱易究生死。

不以外移内,不以行责止。

九十留童颜,湖山饱清视。

或顾先生云,时平可以起。

先生本无求,弃置如敝屣。

俄闻与物化,精一未尝毁。

汗简书逸民,义风洗贪士。

东望呈肺肝,遥泻一卮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守道"一词,表明隐士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而不随波逐流于世俗之中。"筑室齐东鄙"则是说他在偏远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简单的居所,以此作为他的归宿。

"植竹看岁寒,种田助形委"表达了隐士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他种植竹子,观察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耕作田地以辅助自己的生活。这里不仅展示了隐士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也反映出他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束书捐古今,抱易究生死"则是说隐士收藏着书籍,将古往今来的知识都予以珍视,而他的内心深处,则是在探索《易经》的奥秘,以及生命和死亡的哲学意义。这里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生命真谛的追求。

"不以外移内,不以行责止"表明隐士的心态,他既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内心,也不会因为行动的果报而停止自己的脚步。这是对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一种肯定。

"九十留童颜,湖山饱清视"则描绘了隐士即便年过九十,但依旧保持着孩童般的纯真和赤诚。而他所居住的湖山之地,则让他的心灵得到了满足,他的眼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或顾先生云,时平可以起"中的"先生"可能是指隐士自己,或是一种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这里表达的是一种期待,当世道清平之时,隐士也许会重新回到人间。

"先生本无求,弃置如敝屣"则进一步强调了隐士的心态,他本无所求,将那些外在的东西视若敝屣,不予理会。这里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清高自守的人生态度。

"俄闻与物化,精一未尝毁"表明隐士虽然身处尘世,但他的精神状态却始终如一,从不因外界的诱惑而有所动摇。

"汗简书逸民,义风洗贪士"则是说隐士用简朴无华的文字记录下了那些悠然自得的隐逸生活,同时,以正义之风来净化那些被世俗所迷惑的人们。

"东望呈肺肝,遥泻一卮水"最后,这句诗则是说隐士远眺东方,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显露出它最真实的面貌,而他只需轻轻地倒出一杯清泉之水,以此来象征他的心灵澄明如同清泉。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理想。

作者介绍

黄裳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柯节妇诗·其一

盘石空庭对不移,始知青镜妒蛾眉。

子规枝上三更血,好似闺中齧指时。

(0)

秋登大武山·其二

海上芙蓉万仞开,翠含飞阁亦奇哉。

檐前日抱扶桑上,树杪风吹碣石来。

哀壑莫云看倚剑,高秋落叶伴登台。

东南天柱雄今古,安得楼船下濑才。

(0)

奉送按察马公治兵河东

太行北望郁嵯峨,建节人传马伏波。

宪府山川雄魏国,油幢霜雪下汾河。

汉庭久拟三旌待,晋史徒誇五利和。

猃狁只今须薄伐,期君出塞拥雕戈。

(0)

雾雨至太和宫俯视一气咫尺不辨·其一

五日阴云郁不开,千崖萧瑟气悲哉。

祇凭客子青藜杖,拄到仙人白玉台。

万里风抟天柱动,百灵涛涌雪山来。

俱言石洞堪龙卧,不遣荆南驾鹤回。

(0)

九日高士峰宴集·其一

傲吏名山不厌游,况逢佳节更悲秋。

浮云晓向千峰散,落木寒临万壑流。

海上楼台澄蜃气,樽前鸿雁起边愁。

腐儒岁晚真何补,欲向沧浪买钓舟。

(0)

送王罗江掌教昌化·其一

适越君何远,梅溪忆往时。

兰舟宵共泛,萝石月同移。

相去踰千里,卑栖各一枝。

采蘋因有赠,为寄子陵祠。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