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过钟抱素宅·其一》
《秋日过钟抱素宅·其一》全文
明 / 区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稍就檐阴避午阳,蕙兰中暑亦姜黄。

香风坐挹醒还醉,楚客归来闲似忙。

重叠晚山天绘画,风流诗社客杯觞。

登高正待茱萸老,且采芙蓉为制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午后访友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首句“稍就檐阴避午阳”,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在炎热的午后,寻找阴凉处避暑的情态,一个“稍”字,既表现了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对清凉的渴望。接着“蕙兰中暑亦姜黄”,以蕙兰在酷暑中凋零的景象,暗喻世事无常,生命脆弱,同时也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伏笔。

“香风坐挹醒还醉”,描述了微风吹拂,香气扑鼻,让人在清醒与沉醉之间徘徊,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捕捉。这里“醒”与“醉”并非实指,而是借以表达心灵的触动与沉浸。

“楚客归来闲似忙”,借用楚客典故,表达了虽归家闲适,但内心仍充满忙碌与思考的状态,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重叠晚山天绘画”,描绘了傍晚时分,层层叠叠的山峦如同天边的画卷,美不胜收,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之美。

“风流诗社客杯觞”,则点出了诗人的社交生活,与朋友相聚,饮酒赋诗,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最后,“登高正待茱萸老,且采芙蓉为制裳”,表达了诗人期待登高远望,欣赏茱萸成熟之景,同时又暂时放下,采摘芙蓉制作衣裳,既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体现了生活的实际需求与诗意的融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情感和社会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区越
朝代:明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猜你喜欢

溪上

春日熙熙百鸟鸣,东溪试步觉芒轻。

閒来閒往曾无为,时笑时歌自有情。

止水触风微起縠,过云生雨略搀晴。

邻翁偶揖还相汎,道是先生底独行。

(0)

与民泽

圣人之学,惟求尽性。性即理也,尽性至命。

理由化迁,化以理定。化不可言,守之在敬。

有一其中,养吾德性。

(0)

风木操题文学江先生风木图

有树芃芃兮山之阿。树枝欲静兮天风多。

风不停兮柰尔何。儿有禄养兮为亲怡。

亲不待兮将何为。感皋鱼兮泪空垂。

我语天风兮莫吹彼树上乌。

彼乌能反哺哑哑引其雏。嗟嗟我生兮不如乌。

(0)

沁园春.山庄即事

山是何名,族为甚姓,地本荒凉。

水远土硗田狭,众人弃置,天教与我,卜筑成庄。

岭月为朋,溪云当客,更有林风时送凉。

养衰病,惟静窥周孔,默契程张。

升沈宠辱都忘,且懵懵腾腾,醉几场。

到东门叹犬,华亭叹鹤,悔之晚矣,徒自悲伤。

幻梦轩裳生涯笔,砚陵谷从他海复桑。

幽闲处,谢天留老眼,坐阅兴亡。

(0)

王侍读汝嘉挽诗·其二

阀阅衣冠盛,才名伯仲齐。

宫袍裁赐锦,御酒拆封泥。

屡握脩书笔,频分应制题。

只今文燄在,犹自烛云霓。

(0)

至日述怀简袁少卿赵御医

去年冬至身为客,今岁逢冬仍未归。

拜阙班联吴子国,还家梦绕老莱衣。

尘踪似梗何时定,心绪如麻竟日违。

珍重同行袁与赵,一尊好共酌斜晖。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