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阅衣冠盛,才名伯仲齐。
宫袍裁赐锦,御酒拆封泥。
屡握脩书笔,频分应制题。
只今文燄在,犹自烛云霓。
阀阅衣冠盛,才名伯仲齐。
宫袍裁赐锦,御酒拆封泥。
屡握脩书笔,频分应制题。
只今文燄在,犹自烛云霓。
这首明代李昌祺的挽诗,表达了对王侍读汝嘉的敬仰和对其才华的赞美。"阀阅衣冠盛",开篇即描绘了王氏家族的显赫门第与高贵气质;"才名伯仲齐",则强调了他在当时才学上的出众,与同辈不分高下。"宫袍裁赐锦,御酒拆封泥",通过描述皇帝的恩赐,进一步凸显了王侍读的地位和受宠程度。"屡握脩书笔,频分应制题",写出了他频繁参与朝廷的文学活动,显示出其深厚的文采和应变能力。
最后两句"只今文燄在,犹自烛云霓",以比喻手法,赞誉王侍读的文采如同明亮的火炬,即使在诗人悼念他的当下,他的精神和才华仍然照亮着周围的人,象征着他的影响力持久不衰。整体上,这是一首高度赞扬逝者文才与地位的挽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
庵中一老颠复颠,髯自外来仙乎仙。
松关静掩闻剥啄,磔磔惊去幽禽翩。
诗清韵彻上方磬,茶甘味品中泠泉。
夜潮风起奏韶乐,晴峰黛扫呈婵娟。
江山如画得且住,主客一笑真何缘。
壁间片石认遗像,座下瓣香思昔年。
千春遥遥曾乐此,此乐至今犹目前。
群山挟霁色,闯然落檐际。
晨起对烟鬟,粉渍芙蓉髻。
此时启南窗,忽忆同岑契。
我有素心交,冰雪得天慧。
伟抱通三古,游心在六艺。
心源浩浩来,意则词尤丽。
迢递隔云端,云浓但高睨。
我无长房术,千里能缩地。
如带有长河,谁能舟楫济。
与子握手来,羲娥递四岁。
朋簪会合间,倏如舟不系。
长安子云居,明年又相缀。
题襟原有时,非惜景光逝。
所惜清景难,不得同清霁。
吸茗对南山,无言而遥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