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吴称奥里,试剧仰通才。
近挹人披雾,遥闻境震雷。
一朝逢解榻,累日共衔杯。
连辔登山尽,浮舟望海回。
以予惭拙宦,期子遇良媒。
赠曲南凫断,征途北雁催。
更怜江上月,还入镜中开。
镇吴称奥里,试剧仰通才。
近挹人披雾,遥闻境震雷。
一朝逢解榻,累日共衔杯。
连辔登山尽,浮舟望海回。
以予惭拙宦,期子遇良媒。
赠曲南凫断,征途北雁催。
更怜江上月,还入镜中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作品,名为《酬李丹徒见赠之作》。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赞美某个人的才华和能力,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期待通过良好的媒介来促进彼此关系的深化。
"镇吴称奥里,试剧仰通才。"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才高八斗、声名远播的人物形象,镇守吴地之人皆称赞其才能,试图在戏剧中展现其超凡脱俗的才华。
"近挹人披雾,遥闻境震雷。" 这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的影响力,就像远处山峦升腾的云雾,和传来的雷声一样,显示了人物的力量和深远的影响。
"一朝逢解榻,累日共衔杯。" 这里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偶遇并共度时光的情景,一起倾诉心事,如同共享酒杯一般亲密无间。
"连辔登山尽,浮舟望海回。" 这两句描绘了一同旅游的画面,从山巅到海涯,都是一番探险之旅,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惜。
"以予惭拙宦,期子遇良媒。" 诗人谦虚地表达了自己才能有限,但又殷切希望朋友能遇到善解人意的媒介,以促进彼此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赠曲南凫断,征途北雁催。" 这两句诗通过赋予和离别的情景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南飞的凫鸟、北行的雁鸟都成为了思念的象征。
"更怜江上月,还入镜中开。" 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如同对月亮的怜悯,那份美好如同镜中映出的景致,永远难以磨灭。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诗人通过多种意象和手法,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愿望,是一首感情真挚、意境幽深的佳作。
天末怀故人,凉风飒然起。
岂意梧叶凋,商音悲入耳。
遥遥先泽贻,墨庄溯源委。
玉峡吾所宗,哲人君其伟。
趋庭诗礼传,一经既明矣。
方其作家驹,薾云欲千里。
胡为困盐车,屡蹶穷騄駬。
问年才知非,壮心曷能已。
吾宗丧斯人,叹息书种子。
遗经孰能读,似续望季氏。
清芬绍不坠,九原庶其俟。
君今游太虚,浮云视青紫。
但愿去烟火,勿再溷尘滓。
落月暗前山,颜色犹咫尺。
尚有前缘结此山,山灵应许再追攀。
崇林已是凋伤后,陈迹何堪俯仰间。
且幸青毡留故物,伹添白发益愁颜。
多情旧日升堂燕,犹逐春风为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