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向人间尚眼明,见君喜又见新京。
风光渐共山川异,心力犹能道路轻。
救世匹夫俱有责,忘家我辈岂无情?
年年来和重阳什,北海羁居苦待清。
老向人间尚眼明,见君喜又见新京。
风光渐共山川异,心力犹能道路轻。
救世匹夫俱有责,忘家我辈岂无情?
年年来和重阳什,北海羁居苦待清。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次韵苏盦九日》。陈宝琛以“老向人间尚眼明”开篇,表达了虽年岁已高,但对世间事物仍保持敏锐洞察力的情怀。接着,“见君喜又见新京”,既是对友人的喜悦之情,也暗含对新景象的期待与欣赏。
“风光渐共山川异,心力犹能道路轻。”这两句描绘了随着时间推移,自然风光与地域特色逐渐显现差异,而诗人的心力却能在旅途中感到轻松自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坚韧精神。
“救世匹夫俱有责,忘家我辈岂无情?”诗人在此强调了每个人都有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责任,即便是在远离家乡的情况下,情感并未因此淡漠,彰显出深厚的家国情怀。
最后,“年年来和重阳什,北海羁居苦待清。”表达了诗人每年都会在重阳节时创作诗歌,即使身处北海(可能指远离家乡或政治中心的地方),也在等待着心灵的宁静与清明。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念载事行役,九度经兹里。
春风桃李开,缅然思故址。
宋室当盛时,居此亦洵美。
田庐广且饶,烽烟净不起。
牛羊日夕来,霞光照山紫。
岁岁看梅花,春事复伊始。
酾酒洽比邻,室迩幸相倚。
世事有变更,大难起宫珥。
玉石恐俱焚,相携并南徙。
我祖见实优,登樵思爰止。
卜宅樵之阳,艰难自疆理。
由宋及盛明,倏逾三十纪。
耕凿慕诗书,贻谋永孙子。
伊余自弱龄,微尚耽图史。
通籍忝朝簪,优游藉先祉。
蹇拙仍滞留,岁月奔如驶。
起家复北游,仗策重经此。
坐恐春华歇,出若山灵耻。
夙昔慕亢宗,抚心良未已。
哲后崇化理,百行孝为先。
简扬与徵辟,一一垂青编。
班书纪蔡顺,怙恃早相捐。
寝苫值邻火,泣血号苍天。
精诚遂感格,火灭亲乃全。
泰和有周生,千载事同然。
雪焰丧厥明,毒痛尤堪怜。
嗟哉此纯孝,不愧参与骞。
卓行众所钦,义问咸昭宣。
允宜表里闬,俎豆配先贤。
善积自流庆,簪笏今蝉联。
朝从山中游,暮投山中宿。
霞烟互蔽亏,冈峦相迤属。
折阪下奔峭,衡茆响飞瀑。
皦月沉西崖,馀晖在林木。
蜻蛚阶下吟,寥寥天宇肃。
耿耿不遑寐,顾影空残烛。
心虚物役忘,静观气机复。
天鸡奏晨曦,悠然骋遐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