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寻古人风雅的意境。"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两句,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恍惚之间、与猿鸣共鸣的神秘环境中,这里的猿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回响。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一句,则以桃花和绿水为背景,将时间定格在三月,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这里的“桃花飞”给人以飘逸之感,而“绿水”则增添了一份清新。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两句,通过对雨色和风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动态美,诗人的脚步随着自然的变化而移动,"南行"表明了诗人向南方的旅途,这里的“拂”字用得恰到好处,既形象地描述了风雨交加的气氛,又暗示了一种对历史的触摸和追寻。
最后,"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两句则是诗人心向往之的表达。"高丘"象征着古人的遗迹,而"怀宋玉"则明确指出了诗人怀念的是宋玉这样的古代文人。"访古一沾裳"不仅是在空间上对古人的追寻,更在时间上试图与古人产生某种联系,表达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情怀念,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高洁品格的个性特点。
苍松产徂徕,不知冰雪寒。
砥柱中河流,障彼狂波澜。
木石何足道,所贵全其天。
人虽万物灵,天性畴能全。
卓哉二孀节,秉志何贞坚。
母也矢靡他,之子同辛艰。
茕茕吊形影,藁砧无时旋。
九死乃一生,育孤绍家传。
天道谅有定,未亡永馀年。
我歌柏舟诗,千载世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