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尽流萤花底露。消息沉沉,银汉应难渡。
容易一来堪再误,楼头剩有三通鼓。
何夕能将今夕补。遣鹤为媒,翻把青鸾阻。
闷剔兰膏谁与诉,知他也只和衣卧。
扑尽流萤花底露。消息沉沉,银汉应难渡。
容易一来堪再误,楼头剩有三通鼓。
何夕能将今夕补。遣鹤为媒,翻把青鸾阻。
闷剔兰膏谁与诉,知他也只和衣卧。
这首《鹊踏枝》由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词中以扑尽流萤、花底露珠、银河渡口、更鼓声声、仙鹤传情、青鸾阻隔、兰膏闷剔、无人诉说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夜深人静、思绪万千的画面。
开篇“扑尽流萤花底露”,流萤在花间飞舞,露珠闪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夜晚氛围。接着“消息沉沉,银汉应难渡”,暗示主人公内心的愁绪如同难以跨越的银河,深沉而遥远。紧接着“容易一来堪再误,楼头剩有三通鼓”,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反思与遗憾,以及对再次相遇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
“何夕能将今夕补”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无法挽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渴望。接下来“遣鹤为媒,翻把青鸾阻”,运用了仙鹤和青鸾这两个传统意象,象征着通过非人间的方式寻求心灵的沟通与理解,但最终却因某种原因未能如愿,增添了词作的浪漫与哀愁。
最后,“闷剔兰膏谁与诉,知他也只和衣卧”,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即使有心事想要倾诉,也无人可听,只能独自面对。整首词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主人公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失落之间的矛盾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