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如板舆,天覆如穹庐。
与君百年内,托足无斯须。
试问所营营,花蕊上蜂须。
一春所酝酿,广为三冬储。
下备子孙哺,上奉君王需。
区区一饱间,竭此百年躯。
谁知甘似饴,出自苦之余。
地平如板舆,天覆如穹庐。
与君百年内,托足无斯须。
试问所营营,花蕊上蜂须。
一春所酝酿,广为三冬储。
下备子孙哺,上奉君王需。
区区一饱间,竭此百年躯。
谁知甘似饴,出自苦之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生活画面,以比喻手法展现了人生的艰辛与奉献。诗人将大地比作平坦的车舆,天空比作覆盖的穹庐,象征着生活的安稳和自然的宏大。他表达与朋友共度百年的愿望,希望彼此能够相互依靠,不离不弃。
接下来,诗人通过蜜蜂采花酿蜜的意象,暗示了人生的劳作与积累。花蕊上的蜂须,一春的辛勤努力只为广大的储备,这不仅是为子孙后代提供食粮,也是为了满足君王的需求。诗人强调,即使生活简朴,只为温饱,也会倾尽一生去追求。
最后,诗人感慨道,甘甜的滋味其实源于苦涩的经历,这是对人生辛酸与甜蜜交织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寓言性强,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展现出清代文人的情感深度和哲理内涵。
四时说尽庵前事,寄远如开水墨图。
略有生涯如谷口,非无卜肆在成都。
旁篱榛栗供宾客,满眼云山奉燕居。
闲与老农歌帝力,年丰村落罢追胥。
鱼去游濠上,鴞来止坐隅。
吉凶终我在,忧乐与生俱。
决定不是物,方名大丈夫。
今观由也果,老子欲乘桴。
满城楼观玉阑干,小雪晴时不共寒。
润到竹根肥腊笋,暖开蔬甲助春盘。
眼前多事观游少,胸次无忧酒量宽。
闻说压沙梨己动,会须鞭马蹋泥看。
吾其行乎,道渺渺兮骖弱,石岩岩兮川横。
日月兮在上,风吹雨兮昼冥。
吾其止乎,曲者如几,直者如矢。
我为直兮棘余趾,我为曲兮不如其已。
吾耕石田兮为芝,乃三岁兮报我饥。
嗣兹穑兮则以稼,从子于耜兮龙眠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