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尽江更空,落帆横浦侧。
孤亭夕照里,一雁见风色。
买酒归路遥,寒云敛成夕。
渺渺野水横,荒荒岸烟直。
沙禽背船飞,见面不相识。
明月来未来,前山岂能隔。
雪尽江更空,落帆横浦侧。
孤亭夕照里,一雁见风色。
买酒归路遥,寒云敛成夕。
渺渺野水横,荒荒岸烟直。
沙禽背船飞,见面不相识。
明月来未来,前山岂能隔。
这首清代诗人钱林的《积雪初尽晚晴忽开怅然成咏》描绘了一幅江景图。首句“雪尽江更空”展现了冬去春来,积雪消融后江面的开阔与宁静。次句“落帆横浦侧”则描绘了船只卸下重负,随意停泊在江边的画面。
“孤亭夕照里,一雁见风色”通过孤亭和单飞的大雁,寓言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远方的思念。接下来,“买酒归路遥,寒云敛成夕”写诗人独自买酒归家,路途遥远,天色渐暗,寒云聚拢,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
“渺渺野水横,荒荒岸烟直”进一步描绘了野外水面的辽阔和岸边烟雾的稀疏,展现出自然的广阔与荒凉。最后两句“沙禽背船飞,见面不相识。明月来未来,前山岂能隔”,以沙洲上的鸟儿和未至的明月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期待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积雪消融后的江景,融入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怀想,情感深沉而富有意境。
彼酒孰为之,湛然若天成。
为之非草草,纤悉中度程。
其香匹幽兰,色不减琼英。
采采白菊花,亦酌潭水清。
潭水取之源,择菊废枝茎。
我将飨明神,乃独以其精。
千里驰寄公,非将解公酲。
祝公百年寿,多益不为盈。
想公初饮时,莹彻颜微赪。
幽吟倚岩石,缓步睨层城。
爰闻在阴鹤,载叹出谷莺。
我闻至人心,万物莫足撄。
存亡漫忧喜,泛然若无情。
此理公得之,奚藉醪醴并。
星辰与天旋,河汉入地流。
其行虽不同,昼夜不自休。
彼能致其诚,岂不至诚犹。
如何尔为士,乃不彊厥脩。
功不偿其食,不如马与牛。
金朱岂不宠,顾视祇可羞。
谁谓古之人,乃无一可忧。
何以图厥终,尚惟友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