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深入且登楼,萧散看春不断愁。
朝雨疏烟摇大壑,夕阳空影纳神州。
七哀诗思无刘表,十赉文心有敬游。
今日风光仍汉腊,白云多处任淹留。
万山深入且登楼,萧散看春不断愁。
朝雨疏烟摇大壑,夕阳空影纳神州。
七哀诗思无刘表,十赉文心有敬游。
今日风光仍汉腊,白云多处任淹留。
这首《登楼》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
首联“万山深入且登楼,萧散看春不断愁”,开篇即以“万山”、“登楼”点明地点与动作,同时通过“萧散”一词,营造出一种开阔而略带孤寂的氛围,引出诗人面对春天景色时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美好春光的欣赏,又伴随着难以排遣的愁绪。
颔联“朝雨疏烟摇大壑,夕阳空影纳神州”,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朝雨”、“疏烟”、“大壑”、“夕阳”、“空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清晨的细雨与薄雾轻轻摇曳在广阔的山谷之中,傍晚的夕阳则将它的余晖洒满神州大地,形成一幅宁静而又壮丽的景象。这里的“大壑”与“神州”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辽阔与壮美,也暗含着诗人对广阔天地间人生百态的感慨。
颈联“七哀诗思无刘表,十赉文心有敬游”,巧妙地运用典故,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人物相联系。这里“七哀诗”指的是三国时期诗人曹植的《七哀诗》,而“刘表”则是三国时期的荆州牧,与“七哀诗”中的情感相呼应。通过比较,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创作上可能无法达到像曹植那样深刻的情感表达,但仍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十赉文心有敬游”则暗示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虔诚态度和对文学世界的向往。
尾联“今日风光仍汉腊,白云多处任淹留”,收束全诗,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融入其中。一方面,“汉腊”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与历史的尊重;另一方面,“白云多处任淹留”则展现出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希望能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心灵的归宿。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历史、文化以及自我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