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闺情》
《采桑子.闺情》全文
清 / 徐燮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流苏晓控人初起,杏脸明霞。云鬓堆鸦。

浅淡双眉细又斜。庭前芳景知何似,梅尚含葩。

草渐抽芽。一线春风投碧纱。

(0)
鉴赏

这首《采桑子·闺情》由清代诗人徐燮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晨闺阁中的细腻画面。诗中以女性特有的视角,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子在春日晨曦中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

“流苏晓控人初起”,开篇即以流苏(装饰于床帐上的穗状装饰物)的轻摆,暗示了清晨的到来,女子从梦中缓缓醒来的情景。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转,也隐喻了女子生活的精致与雅致。

“杏脸明霞”一句,将女子的脸庞比作初升红霞中的杏花,既形象地描绘了女子肌肤的娇嫩与红润,也暗含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此处的比喻,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体现了诗人对女子美丽容貌的赞美。

“云鬓堆鸦”则以“堆鸦”形容女子的发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仿佛云朵般轻盈而富有层次感的发丝,展现出女子的优雅与端庄。

“浅淡双眉细又斜”一句,通过对女子眉毛的细致描绘,进一步刻画了其温柔娴静的气质。浅淡的双眉,细长且微微倾斜,不仅体现了女子的美貌,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细腻与情感的丰富。

“庭前芳景知何似,梅尚含葩。草渐抽芽。一线春风投碧纱。”这几句诗通过庭前的自然景象,如含苞待放的梅花、抽出嫩芽的小草以及轻拂过窗纱的春风,巧妙地映射出女子内心的期待与憧憬。梅花的含苞、草木的抽芽,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而春风的轻拂,则如同温柔的触碰,传递着温暖与关怀。整体上,这些自然景象与女子的情感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和谐而美好的氛围。

综上所述,《采桑子·闺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女子在春日清晨的独特魅力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美感的闺情之作。

作者介绍

徐燮
朝代:清

徐燮钧,字博兼,号阆宾,武进人。道光丙戌进士,官咸阳知县。有《温经堂诗钞》。
猜你喜欢

过洞庭风作

洞庭波面忽如雷,万斛楼船舞一杯。

为报冯夷莫相嚇,尽曾经着暴风来。

(0)

留别龙城山主怀义·其五

三车黄叶止儿啼,一句何人妙得知。

今日为师重说破,满轩风静月明时。

(0)

喜雨

不雨人忧旱,晨兴忽沛然。

早禾欣长王,炎瘴敢留连。

气象还丰岁,歌谣动乐川。

皇恩亦如此,特放我归田。

(0)

闻存之游京师且邸报达官有荐之者

昨来不肯听朝鸡,乞得真宫即日归。

老衲蒲团閒共倚,少师玉麈醉同挥。

谁知捷径嵩山在,未觉心驰魏阙非。

绿鸭陂中钓竿手,只应从此叩黄扉。

(0)

次韵慎微雪

万物归根后,端来兆物华。

仙姿凝鹤氅,云路拥羊车。

但喜天时正,宁知帝力加。

有田皆玉粒,无树不琼花。

浪说朱蹄马,空馀白首鸦。

酒边深荐爽,阱处巧藏窊。

径断回樵斧,波浑倚钓槎。

高门委金帛,阴壑蜕龙蛇。

功茂丰年谷,名喧好事茶。

丛轻颓瓦竹,摇迥动签牙。

蝶冷残初梦,蜂寒閟两衙。

殷勤非俗韵,潇洒是生涯。

火变人窥异,军潜夜肃哗。

暗香迷绽蕊,新筑路平沙。

寸食方从寄,扁舟未可拿。

只应清兴在,犹似子猷家。

(0)

次韵文仲冬夜书怀·其二

长冰迎日动堤塍,堤上人行似独醒。

只有群鸥疑着在,一时飞舞起寒汀。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