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尘土久无奇。今夕借清辉。
歌纵群英诸彦,舞狂蕙带荷衣。
鸳鸯湖上,波平岸远,酒酽鱼肥。
好是中秋圆月,分明天下人知。
胸中尘土久无奇。今夕借清辉。
歌纵群英诸彦,舞狂蕙带荷衣。
鸳鸯湖上,波平岸远,酒酽鱼肥。
好是中秋圆月,分明天下人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中秋节赏月的场景,诗人借着明亮的月光,抒发胸中的壅塞之情。"胸中尘土久无奇"表达了诗人长期积累的情感和思绪,而"今夕借清辉"则是说在这美好夜晚,借助皎洁的月光来释放这些感情。
"歌纵群英诸彦,舞狂蕙带荷衣"一句中,“群英”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诸彦”则代指那些有才能的人。这里描述了一场欢乐的聚会,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气氛热烈而愉悦。“蕙带荷衣”则是形容女子在水边游玩时所穿戴的装饰,这里用来增添诗中画面之美。
接下来的"鸳鸯湖上,波平岸远,酒酽鱼肥"描绘了一个安静而富饶的自然环境。湖上的鸳鸯鸟在平静的水面上自由翱翔,而“波平岸远”则形容了一片开阔的景象。同时,“酒酽鱼肥”表明这时节的物产丰富,适合于宴席之上。
最后,“好是中秋圆月,分明天下人知”一句强调了中秋之夜最美好的时刻,那就是月亮当空,皎洁如洗。"分明天下人知"则表达了这种美景不仅诗人独自享受,而是普世皆知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与友人共同庆祝中秋佳节的情形,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趣。
渤海卖刀剑,河汉洗戎兵。
千金六月一雨,万陇稼云横。
时节可人如许,天意开祥有在,申月岳生申。
五百岁初度,千万户欢声。
栋梁材,霖雨手,庙堂身。
日边褒玺已到,岂久试鱼城。
快上承明步武,展尽玉堂事业,再使旧毡青。
公寿更天远,鼻祖等长生。
阁住杏花雨。
便新晴、等闲勾引,香车成雾。
璧月光中箫凤远,袅袅馀音如缕。
诮一似、群仙府。
天意乍随人意好,渐星桥、度汉珠还浦。
又何啻、列千炬。
晚来乍觉阴盘固。
笑人间、玉瓶瑶瑟,锦茵雕俎。
无限升平宣政曲,回首中原何处。
慨鸣镝、已无宫武。
扑面胡尘浑未扫,强欢讴、还肯轩昂否。
萦旧恨,为谁赋。
客问矩山老,何事得优游。
追数平生出处,为客赋歌头。
三十五时侥幸,四十三年仕宦,七十□归休。
顶踵皆君赐,天地德难酬。
书数册,棋两局,酒三瓯。
此是日中受用,谁劣又谁优。
寒则拥炉曝背,暖则寻花问柳,乘舆狎沙鸥。
知足又知止,客亦许之不。
江山风月,耳目声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造物之无尽藏,月白风清,有客有酒。
踞虎登龙,放舟中流。
听其所止而休焉。
归去来兮,昨非今是。
旧菊都荒,新松老矣。
吾年今已如此。
归去来兮,忘我忘世。
草木欣荣,幽人感此。
吾生行且休矣。
凉生遥渚。
正绿芰擎霜,黄花招雨。
雁外渔村,蛩边蟹舍,绛叶满秋来路。
世事不离双鬓,远梦偏欺孤旅。
送望眼,但凭舷微笑,书空无语。
慵觑。
清镜里,十载征尘,长把朱颜污。
借箸青油,挥毫紫塞,旧事不堪重举。
间阔故山猿鹤,冷落同盟鸥鹭。
倦游也,便樯云柁月,浩歌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