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何处觅瞿昙,压尽江南瘴与岚。
待伴可堪风作党,交光应喜月成三。
濯巾漉酒供杯勺,涉笔联诗尚笑谈。
柳絮自今轻谢句,使君才气擅东南。
雪山何处觅瞿昙,压尽江南瘴与岚。
待伴可堪风作党,交光应喜月成三。
濯巾漉酒供杯勺,涉笔联诗尚笑谈。
柳絮自今轻谢句,使君才气擅东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山川的静谧景象,结合了自然美景与人文趣味。开篇“雪山何处觅瞿昙,压尽江南瘴与岚”两句,通过对雪山的追寻和对江南风光被积雪覆盖的情形,展现了诗人对雪后世界的独特感受。
接下来的“待伴可堪风作党,交光应喜月成三”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等待与友共赏风景、共同享受明月之美的意境。这里的“风作党”、“月成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和谐美好时刻的期待。
“濯巾漉酒供杯勺,涉笔联诗尚笑谈”两句,则转向了一种生活情趣。在这温馨的氛围中,诗人与友人共同享用清洁的巾帛、美酒,以及书写诗篇的情景,表现了文人墨客间的雅致生活。
最后,“柳絮自今轻谢句,使君才气擅东南”两句,诗人通过对柳絮(即柳絮飘落)的描绘,暗示春天的到来,同时赞扬对方的文采和才华,如同擅长于东南地区的一种自然风光。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幽深,既有对雪山美景的描写,又有对友情与文学生活的颂扬,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