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桧》
《题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桧》全文
唐 / 杜荀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天生仙桧是长材,栽桧希逢此最低。

一自旧山来砌畔,几番凡木与云齐。

回无斜影教僧踏,免有闲枝引鹤栖。

今日偶题题似着,不知题后更谁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ānzhēnshàngrényuànǎiguì
táng / xún

tiānshēngxiānguìshìchángcáizāiguìféngzuì
jiùshānláipàn

fānfányún
jiǒngxiéyǐngjiàosēngmiǎnyǒuxiánzhīyǐn

jīnǒuzhezhīhòugèngshuí

翻译
天生的仙桧本是珍贵的木材,很少能见到如此低矮的桧树。
自从它从故乡的山岭移栽到这边的石阶旁,多次与普通的树木一样高耸入云。
它的身影没有斜斜的投影让僧人踩踏,也没有多余的树枝吸引鹤鸟栖息。
今天偶然题诗于此,不知道写下这首诗后,还有谁会再为它题字。
鉴赏

这首诗是杜荀鹤在唐朝创作的,名为《题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桧》。诗中通过描写寺院中的矮小桧树,表达了对佛法修持者的赞美和景物的情感寄托。

首句“天生仙桧是长材”直接点出了桧树的优质特性,是上等的栽培材料,但紧接着“栽桧希逢此最低”则表现出诗人对这棵矮小桧树的特殊关注。这里的“此最低”可能既指桧树生长的位置,也暗示其在众多桧树中独特的地位。

以下两句“一自旧山来砌畔,几番凡木与云齐”,诗人通过描述桧树从远处山林移植而来的历史,以及它与普通树木一样抵达云端的景象,增添了桧树不甘平庸、追求高远的性格。

“回无斜影教僧踏,免有闲枝引鹤栖”则进一步描绘出这棵矮小桧树虽不高大,却因其特殊而被僧人珍视,避免了成为鹤类栖息的普通树木。这里蕴含着对佛门清净生活的赞颂。

最后两句“今日偶题题似着,不知题后更谁题”则表达出诗人在此刻为桧树题字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然名利、超脱世俗的心境。诗人似乎在询问,在他之后,又会有哪位高僧或智者来到这里,为这棵桧树留下自己的墨香。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寺院中一棵矮小桧树的独特景象,更通过这种描写传达出对佛法修持者的敬仰,以及诗人个人对于生命高尚、超然物外的一种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   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生辰:846~904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猜你喜欢

琅琊山六题·班春亭

信马寻春踏雪泥,醉中山水弄清辉。
野僧不用相迎送,乘兴闲来兴尽归。

(0)

琅琊山六题·归云洞

洞门常自起烟霞,泂穴傍穿透溪谷。
朝看石上片云阴,夜半山前春雨足。

(0)

琅琊山六题·惠觉方丈

青松行尽到山门,乱峰深处开方丈。
已能宴坐老山中,何用声名传海上。

(0)

李留後家闻筝坐上作

不听哀筝二十年,忽逢纤指弄鸣弦。
◇蛮巧啭花间舌,呜咽交流冰下泉。
常谓此声今已绝,问渠从小自谁传。
樽前笑我闻弹罢,白发萧然涕泫然。

(0)

拟玉台体七首·携手曲

落日堤上行,独歌携手曲。
却忆携手人,处处春华绿。

(0)

拟玉台体七首·别後

连环结连带,赠君情不忘。
暂别莫言易,一夕九回肠。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