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菊对芙蓉》
《金菊对芙蓉》全文
清 / 杨玉衔   形式: 词  词牌: 金菊对芙蓉

絮帽团峰,波帘织洞,横溪约略阽危。

正僧归路断,樵语烟迷。

凭阑不见红楼影,望故人、风雨凄凄。

端阳节近,觞蒲角黍,乡味都非。独客多在天涯。

问东劳西燕,怅怅何之。话江南梦熟,往事依稀。

已知别后相思苦,更何堪、白发频催。

残英仍在,待携尊俎,尚及芳时。

(0)
鉴赏

此诗《金菊对芙蓉》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金菊与芙蓉并立,渲染出一种凄美而哀愁的意境。

首句“絮帽团峰,波帘织洞,横溪约略阽危”,以比喻的手法,将金黄的菊花比作团团的山峰,波光粼粼的水面如同织就的洞穴,横跨溪流的景象仿佛在险境中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危机感的画面。

接着,“正僧归路断,樵语烟迷”两句,通过僧人归途被阻和樵夫在烟雾中交谈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朦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迷茫。

“凭阑不见红楼影,望故人、风雨凄凄”则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却无法见到熟悉的红楼与故人,只能在风雨中感到深深的凄凉与思念。

“端阳节近,觞蒲角黍,乡味都非”几句,点明了时间背景——端午节将近,诗人回忆起家乡的习俗,如饮菖蒲酒、吃粽子,但如今身在他乡,这些传统节日的味道已经变得不同,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独客多在天涯。问东劳西燕,怅怅何之”表达了诗人作为孤独的旅人在遥远的地方漂泊,询问着东来的劳役和西飞的燕子,不知它们将去向何方,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迷茫与无奈。

“话江南梦熟,往事依稀。已知别后相思苦,更何堪、白发频催”则是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未来的忧虑交织在一起,感叹离别后的相思之苦,同时又担忧岁月不饶人,白发频生,预示着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残英仍在,待携尊俎,尚及芳时”以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剩下的美好时光里,能与朋友相聚,享受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个人经历与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作者介绍

杨玉衔
朝代:清

1869-1943,字懿生,号铁夫、季良、鸾坡,以号行,广东香山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人,三十年(1904)考取内阁中书。官广西知府。民国间曾任无锡国专词学教授及香港广州大学、国民大学教授。曾从朱祖谋学梦窗,后即以笺释吴文英的《梦窗词》扬名词坛。著有《抱香室词钞》、《梦窗词笺》等。晚年蛰居香港之青山,以著述自娱。
猜你喜欢

再送左辖吴公十绝句·其二

白头徒自新,倾盖俨如故。

蔽芾越东西,棠阴十万户。

(0)

嘲老杜

笑杀杜陵狂,题诗欲断肠。

宁知谪仙子,捧研在沉香。

(0)

题朱光禄园中杂景十首·其八鹤院

感君刺臂恩,聊此休六翮。

夜来警露声,时堕清音栅。

(0)

题朱光禄园中杂景十首·其一江蓠馆

一夜江蓠花,乱吐山房侧。

唤取汨罗人,窗间弄秋色。

(0)

偶题四首·其三

落落诸年少,沾沾问字来。

莫嫌双眼白,白眼更慵开。

(0)

别业瀫溪之南平湖远岫幽谷长林登顿沿泗颇擅独往之趣暇日效右丞辋川体为五言绝三十章并拉诸同好作焉·其二十七药房

手持长生瓢,随意坐林薄。

凉风吹古藤,时复数花落。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