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初开玉历长,朱衣皤发映朝阳。
休兵自昔沾周宴,击壤于今贡越裳。
华月未临仙掌露,东风初度御炉香。
夜来冷觉钧天梦,惟喜王春遍万方。
甲子初开玉历长,朱衣皤发映朝阳。
休兵自昔沾周宴,击壤于今贡越裳。
华月未临仙掌露,东风初度御炉香。
夜来冷觉钧天梦,惟喜王春遍万方。
此诗《元日偶成》由明代诗人黄佐所作,描绘了新年伊始的景象与心境。首句“甲子初开玉历长”以“甲子”纪年,象征新年的开始,犹如玉历般崭新而漫长。接着“朱衣皤发映朝阳”一句,以“朱衣皤发”形容老人的形象,与朝阳相映,寓意着岁月的沉淀与新生的希望。
“休兵自昔沾周宴,击壤于今贡越裳”两句,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和平与和谐社会的向往。周宴象征古代的盛世宴会,击壤则源自《礼记》,描述百姓在太平盛世下自得其乐的生活场景。这两句通过古今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华月未临仙掌露,东风初度御炉香”描绘了新年之夜的景象,华月未至,仙掌露未降,东风初起,御炉香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这里不仅有自然界的变换,也暗含了对新年新气象的期待。
最后,“夜来冷觉钧天梦,惟喜王春遍万方”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美好愿望的寄托。钧天梦,常指神仙世界的梦境,此处比喻对理想世界的向往。王春,即帝王之春,象征国家的繁荣昌盛。诗人希望新年能带来普遍的福祉和繁荣,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新年新气象的喜悦与期待,以及对和平、和谐、繁荣社会的深深向往。
三百六旬今夜尽,六十四年明日催。
不用叹身随日老,亦须知寿逐年来。
加添雪兴凭毡帐,消杀春愁付酒杯。
唯恨诗成君去后,红笺纸卷为谁开。
檐前微雨歇,池上凉风起。
桥竹碧鲜鲜,岸移莎靡靡。
苍然古苔石,清浅平流水。
何言中门前,便是深山里。
双僮侍坐卧。
一杖扶行止。
饥闻麻粥香,渴觉云汤美。
平生所好物,今日多在此。
此外更何思?
市朝心已矣!
两朱阁,南北相对起。
借问何人家,贞元双帝子。
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飖飞上天。
第宅亭台不将去,化为佛寺在人间。
妆阁伎楼何寂静,柳似舞腰池似镜。
花落黄昏悄悄时,不闻歌吹闻钟磬。
寺门敕榜金字书,尼院佛庭宽有馀。
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疲人无处居。
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平人几家地。
仙去双双作梵宫,渐恐人间尽为寺。
何处感时节,新蝉禁中闻。
宫槐有秋意,风夕花纷纷。
寄迹鸳鹭行,归心鸥鹤群。
唯有王居士,知予忆白云。
何日仙游寺,潭前秋见君?
帝子吹箫逐凤凰,空留仙洞号华阳。
落花何处堪惆怅,头白宫人扫影堂。
一为趋走吏,尘土不开颜。
辜负平生眼,今朝始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