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怀百忧,愁思当告谁。
荆棘满中道,行者亦云疲。
富贵非所营,贫贱非所移。
越鸟恋故林,游子暮何之。
河清不可俟,得失恒相随。
回车返初服,无为泣路岐。
东皋既息耜,倚杖临清池。
端坐怀百忧,愁思当告谁。
荆棘满中道,行者亦云疲。
富贵非所营,贫贱非所移。
越鸟恋故林,游子暮何之。
河清不可俟,得失恒相随。
回车返初服,无为泣路岐。
东皋既息耜,倚杖临清池。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的《咏怀二首(其二)》,通过描绘主人公内心的百忧和外在世界的荆棘满途,展现了人生的艰难与无奈。诗中以“端坐怀百忧,愁思当告谁”开篇,直接点出主人公内心的沉重负担和孤独感,无人可以倾诉。接着,“荆棘满中道,行者亦云疲”形象地描绘了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与疲惫,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难以逃脱命运的安排。
“富贵非所营,贫贱非所移”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认为富贵与贫贱都不是人生的最终目标或改变命运的关键。接下来,“越鸟恋故林,游子暮何之”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离家远行的游子,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而“河清不可俟,得失恒相随”则揭示了世事无常,得与失总是相伴相随的道理。
最后,“回车返初服,无为泣路岐”表达了诗人对回归本真生活的渴望,希望在面对人生的困境时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因路途的崎岖而哭泣。而“东皋既息耜,倚杖临清池”则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描绘,通过耕作后的休息和临水而坐,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内心挣扎与寻求解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