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三月吐花齐,布谷飞来树上啼。
想见小园微雨过,春光都在石栏西。
棠梨三月吐花齐,布谷飞来树上啼。
想见小园微雨过,春光都在石栏西。
这首元代诗人陈高的《题花竹翎毛(其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中以“棠梨三月吐花齐”开篇,巧妙地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引入画面,棠梨花在三月绽放,满树繁花,呈现出一片绚烂的春色。接着,“布谷飞来树上啼”,布谷鸟的啼鸣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想见小园微雨过,春光都在石栏西。”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想象中的小园,在一场细雨过后,春光更加明媚,尤其是那石栏西侧,似乎汇聚了春日最浓郁的色彩和生命力。整个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也蕴含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春日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东海遗书久未裁,殷勤缄札几回开。
三年为别兼春暮,一纸将愁与画来。
入世蛾眉宜众妒,向人风絮有沉哀。
怜君未解幽忧疾,讵为调筝又怨猜。
也何须、晴如那日,欣然且过江去。
玄都纵有看花便,耿耿自羞前度。堪恨处。
人道是,漫山先落坡翁句。东风绮语。
但适意当前,来寻须赋,此土亦吾圃。
海山石,犹记芙蓉城主。弹过飞种成土。
是间便作仙客杏,谁与一栽千树。朝又暮。
怅二十五年,临路花如故。人生自苦。
只唤渡观桃,侵寻至此,世事奈何许。
花上雪。信手捻来成。屑不就琼英。
昨朝已见诗成卷,今朝又试曲成声。
更催催,莫不做,水仙兄。终须待、晴时携斗酒。
更须待、老夫吟数首。休更叠,□娉婷。
已无翠鸟传花信,又无羯鼓与花听。
更催催,迟数日,是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