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安成魏君坛留宿其下》
《谒安成魏君坛留宿其下》全文
元 / 刘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一溪抱峡玉潺湲,奇草幽花满古坛。

千岫月明丹石去,万松风转斗垣寒。

白云可踏天垂屋,老鹤不归人倚阑。

定有吹笙王母下,露凄梦冷欲生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相融合的画面。首句“一溪抱峡玉潺湲”,以“玉潺湲”形容溪水清澈透明,仿佛是玉石般流动,展现出溪流的纯净与灵动之美。接着,“奇草幽花满古坛”,通过“奇草幽花”描绘出坛上生长着奇异而美丽的植物,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千岫月明丹石去,万松风转斗垣寒”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千座山峰在明月照耀下,丹石闪耀,展现出山川的壮丽与色彩斑斓;万棵松树在风中摇曳,吹动着斗垣(可能指坛上的建筑或围栏),传递出一种清冷而肃穆的气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历史的久远与文化的积淀。

“白云可踏天垂屋,老鹤不归人倚阑”则将视角转向更为超脱的自然现象与生物,白云似乎触手可及,仿佛可以踏足其上,而老鹤则不归巢,人只能倚靠栏杆,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亲近与敬畏之情,同时也隐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最后,“定有吹笙王母下,露凄梦冷欲生翰”两句,以神话传说为背景,想象王母(古代神话中的女神)降临人间,吹笙作乐,而露水凄凉,梦境寒冷,却欲生翰(可能指欲写诗文),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神话之间联系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刘诜
朝代:元   字:桂翁   号:桂隐   籍贯:吉安庐陵   生辰:1268—1350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猜你喜欢

新正未得与彦文相见聊寄二绝句为寿·其二

胸中梨枣光陆离,神泉不竭生华池。

期颐岂足为公道,千二百年形不衰。

(0)

山中次叶翰林韵·其一

四山松桂拥高寒,腊尽阴崖雪未乾。

发石开林穷鸟道,披榛寻壑见鲵桓。

(0)

观老杜久客一篇其言有感于吾心者因为八咏·其八豺虎正纵横

黠虏频窥塞,潢池或弄兵。

未传朱泚首,时劳亚夫营。

四海几糜烂,群凶会鼎烹。

皇威清海岱,谈笑扫搀抢。

(0)

次韵郑大夫半隐亭

脱屣归来税两轓,信知尘世有萧闲。

幽亭似近郎君谷,捷径知非少室山。

岁月优游真得计,风尘憔悴独何颜。

园林日涉仍多趣,坐看云飞鸟倦还。

(0)

诗送赵承之秘监鼎臣安抚邓州三首·其三

潭潭内史府,侃侃东西录。

当年得一士,众视惊刮目。

何殊致洪造,初不羡博育。

林侯忽东归,怀宝媚幽独。

赵侯小腾骞,文采冠群玉。

要之进退间,了不异兰菊。

因公怀若人,皎皎叹空谷。

(0)

秋雨三首·其二

十日丽辰次,如环了无端。

人言秋甲子,畏湿不畏乾。

向来谯门道,旁立三尺坛。

故勤壁间缘,一起泥中蟠。

青衣跃且躁,有如沐猴冠。

先声忽洒道,直此辰与干。

迩来未旬浃,三见急雨寒。

黄流抺河草,连樯度平澜。

良苗有佳色,未觉千亩宽。

时旸亦须早,无使江湖翻。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