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朝退翠华来,日映红云讲殿开。
驸马带刀还夹陛,将军列戟尽衔枚。
论思地禁荣重入,简拔恩深愧不才。
宴罢仍从东观集,直疑步武接三台。
百官朝退翠华来,日映红云讲殿开。
驸马带刀还夹陛,将军列戟尽衔枚。
论思地禁荣重入,简拔恩深愧不才。
宴罢仍从东观集,直疑步武接三台。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皇宫中的一次重要仪式——皇帝讲学的场景。诗人林文俊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百官朝退后,皇帝驾临的情景。日光映照在红云般的宫殿上,透露出庄严而神圣的气息。驸马和将军们佩戴武器,整齐排列,既展示了皇家的威严,也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与敬畏。
“论思地禁荣重入”一句,表达了诗人作为参与者的荣幸与庄重心情。他深知自己能够再次进入这个神圣之地,进行学术讨论与交流,是莫大的荣耀,同时也感到了自身的不足与愧疚。“简拔恩深愧不才”,诗人深知这份机会来之不易,内心充满了感激与自省。
最后,“宴罢仍从东观集,直疑步武接三台。”描述了宴会结束后,众人继续聚集在东观,进行更深入的学术探讨。诗人仿佛置身于三台(古代天文学中的三个星宿)之间,暗示着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聚会,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提升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明代宫廷文化的风貌,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于学问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他们对自己角色定位的深刻反思。
朝鲜旧号高句丽,汉唐文物今为夷。
平壤春山空寂寂,汉城秋草何离离。
离离秋草埋宫阙,住尚凄凉况堪别。
闽江尽处是家乡,举眼千山万山雪。
昔年文肃初开府,绀幰绿軿秋按部。
部民喜迓杜征南,天子遥咨仲山甫。
大星夜坠三江水,身后萧条竟如此。
松柏南台何处坟,葛帔西华谁氏子?
扬子江头初识君,天寒落叶正纷纷。
同舟万里沧溟水,骑马三韩日暮云。
西风冻滑水原道,失笑相扶玉山倒。
围炉屡话十年游,翻箧仍钞百篇稿。
感君意气剧纵衡,心知不言仍有情。
谈深岂恨赏音寡,论创惟忧座客惊。
与君身世还相似,道义订交从此始。
他乡念旧幸有人,仕不为贫好知止。
《朝鲜王京送沈主事内渡》【清·周家禄】朝鲜旧号高句丽,汉唐文物今为夷。平壤春山空寂寂,汉城秋草何离离。离离秋草埋宫阙,住尚凄凉况堪别。闽江尽处是家乡,举眼千山万山雪。昔年文肃初开府,绀幰绿軿秋按部。部民喜迓杜征南,天子遥咨仲山甫。大星夜坠三江水,身后萧条竟如此。松柏南台何处坟,葛帔西华谁氏子?扬子江头初识君,天寒落叶正纷纷。同舟万里沧溟水,骑马三韩日暮云。西风冻滑水原道,失笑相扶玉山倒。围炉屡话十年游,翻箧仍钞百篇稿。感君意气剧纵衡,心知不言仍有情。谈深岂恨赏音寡,论创惟忧座客惊。与君身世还相似,道义订交从此始。他乡念旧幸有人,仕不为贫好知止。
https://shici.929r.com/shici/j1LdwB9h1.html
云移高峰峰不定,湖波过雨光逾净。
佳人彷佛洗铅华,隔纱微窥晚妆靓。
一枝柔橹苍茫外,绿蓑青笠元真态。
不遇南屏孙太初,枯禅瘦鹤谁同载。
轻船准拟泊三潭,鸥鹭为群我最堪。
听罢晚钟烟际宿,荷花深处梦江南。
清江天上来,缥缈历云汉。
云根养深渊,毛发明可鉴。
发源施州卫,千里横匹练。
或为石所激,吼雷势奔电。
涧底纤鳞游,表里皆洞见。
当其清浅时,手掬足可践。
汇作无底潭,空明光一片。
方春雷雨动,夭矫蛟龙现。
宜都入川江,无复此颜面。
浑灏成其大,岂云不善变。
愿助东海深,旧山何必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