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世身如梦,捐书语更真。
人牛俱不见,棒喝总休亲。
败壁虫书藓,空床鼠印尘。
滔滔天下士,应不羡知津。
阅世身如梦,捐书语更真。
人牛俱不见,棒喝总休亲。
败壁虫书藓,空床鼠印尘。
滔滔天下士,应不羡知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觌所作的《思上人休庵二首(其二)》。诗中以“阅世身如梦”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接着,“捐书语更真”一句,似乎在说诗人舍弃了书本上的知识,转而追求更为真实、深刻的内心体验。
“人牛俱不见,棒喝总休亲”,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暗示诗人已经达到了一种心灵的自由境界,不再被外界的纷扰所困扰。接下来,“败壁虫书藓,空床鼠印尘”两句通过描写破败的墙壁上长满了青苔,空荡的床上布满了老鼠留下的痕迹,营造出一种荒凉、寂寥的氛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最后,“滔滔天下士,应不羡知津”两句,诗人以广阔的视角审视天下士子,认为他们不应过于羡慕那些所谓的“知津”之人,即那些在世俗功名中取得成就的人。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种葛南山下,春风吹葛长。
二月吹葛绿,八月吹葛黄。
腰䥥逝采掇,织作君衣裳。
经以长相忆,纬以思不忘。
出入君箧笥,长得近辉光。
层冰布河水,中野皓凝霜。
吴罗五文采,蜀锦双鸳鸯。
君恩当断绝,叹息摧中肠。
中肠日以摧,葛叶日以衰。
愿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
东风桃李斗芳辰,城边陌上啼莺新。
当窗美人罢针线,并结秋千招比亲。
百尺长绳挂香雾,结束衫裙学仙举。
一回蹴踏一回高,渐绝飞尘逼清宇。
幼女十五才出闺,举步娇羞花下迷。
自矜节柔绝轻趫,不倩人扶独上梯。
春意撩人重离析,每出邀欢不知夕。
柳暗沙昏未肯归,汗湿鲛绡不爱惜。
此戏曾看北地多,三三五五聚村娥。
笑声远出垂杨里,倦游归客意如何。
今日江南初见此,丽人如花映瑶水。
金饰丹题彩作绳,宜在君家院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