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阿母陷虎口,嗟我妇子日聚首。
披缁耻就窣堵波,静俟鬼伯歌《薤歌》。
鹃啼血出不可拭,乌鲗遭风仍吐墨。
横流何止叹王尼,楚词那敢希唐勒。
昆仑琵琶俗学驯,更受要道知无因。
通儒愿勿作奇士,舌挢群惊秦越人。
六旬阿母陷虎口,嗟我妇子日聚首。
披缁耻就窣堵波,静俟鬼伯歌《薤歌》。
鹃啼血出不可拭,乌鲗遭风仍吐墨。
横流何止叹王尼,楚词那敢希唐勒。
昆仑琵琶俗学驯,更受要道知无因。
通儒愿勿作奇士,舌挢群惊秦越人。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魏锡曾的作品,名为《叠韵柬赵总叔》。诗中描述了一位六十岁的老母亲陷入困境,诗人感叹自己与妻儿每日相聚的不易。他表达了自己的羞耻之心,不愿接受世俗的诱惑,宁愿静待命运的安排,甚至想象鬼神唱起哀歌。诗人运用了“鹃啼血”和“乌鲗吐墨”的意象,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困境的深重。他感慨世事如滔滔江水,不仅感叹个人的不幸,还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希望学者不要成为特立独行的奇士,而是能以智慧影响他人,如同秦越之地的人们听到言论而惊讶。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道德坚守的决心。
晋鄙遥山接太霞,十年从仕鬓空华。
秋来有雁偏催客,腊尽无梅更忆家。
私属羊毛皆入税,边风马乳代烹茶。
番思共隐江南日,每为论诗到晚鸦。
门有车马客,光彩一何都。
谓从天上来,意气倾万夫。
银鞍耀流星,丹毂夹华月。
白马骄且驰,浮云递明灭。
鸣鞘赴咸阳,执戟趋承明。
二十事征战,三十成功名。
出护塞上军,入典禁中直。
五侯与七贵,调笑同出入。
相如早还蜀,季子终相秦。
如何衡门士,抱膝长苦辛。
玉并十丈花,欺我亦已久。
巅池千叶莲,寻池复何有。
果是莲峰望或开,记者之辞又为缪。
传闻不足信,托意不足凭。
窊隆偶尔如花形,便谓此山缘此名。
我来觅胜胜已盈,谁真谁伪何须征。
世间图谋多耳听,未如吾眼真搜冥。
我诗通我怀,不为稽考作。
且看鳞动众山来,化作笙钟满林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