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聚名藩亦甚都,龙津剑气正扶舆。
斯文孰是南夫子,此地重逢行秘书。
忠爱平生在宗社,叹愁肯使到田闾。
黄花粲粲牵归兴,岁晚江空一怅如。
七聚名藩亦甚都,龙津剑气正扶舆。
斯文孰是南夫子,此地重逢行秘书。
忠爱平生在宗社,叹愁肯使到田闾。
黄花粲粲牵归兴,岁晚江空一怅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的作品,名为《送汤东涧出守南剑州(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
“七聚名藩亦甚都,龙津剑气正扶舆。”开篇两句描绘了南剑州的繁华与重要性,“七聚”指的是古代对地方行政区划的称呼,而“名藩”则强调了南剑州作为边疆要塞的地位。“龙津剑气”象征着这里的雄伟和坚不可摧,“扶舆”则意味着这座城池在国家安全中的支撑作用。
“斯文孰是南夫子, 此地重逢行秘书。”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这里的“斯文”指的是文化和学问,而“孰是南夫子”则可能暗指某位南方的儒雅之士。他们在此地相逢,共同探讨学术秘籍。
“忠爱平生在宗社,叹愁肯使到田闾。”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意。“忠爱”二字形容友人的人格品质,“平生”则意味着这一份情谊贯穿于一生的每个时刻。最后,“叹愁肯使到田闾”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和忧虑之情。
“黄花粲粲牵归兴,岁晚江空一怅如。”结尾两句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的心境。“黄花”指的是菊花,“粲粲”形容其繁盛的样子。这里的“牵归兴”可能是对即将离别友人时的心情写照。而最后一句“岁晚江空一怅如”,则表达了岁末之际,长江两岸空寂寞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这里的“怅如”也可理解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南剑州的地理、历史重要性的描述,以及对友人学问与品格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即将离别朋友的不舍和深切的情感。
余生飘泊犹断蓬,讵肯低回附根柢。
兹焉得坎谩栖止,一日从风即轻逝。
淮南十月寒未苦,耿耿虚堂属宵外。
星辰错落挂檐庑,爽气侵寻入衣袂。
桐叶声翻玉露圆,竹枝影扫金波碎。
安得南邻庞老翁,挥麈堂堂坐相对。
春破邗沟古驿旁,挥毫邂逅沈东阳。
自惭击壤无高韵,但愧投珠有异光。
旷达未应输靖节,风流可复羡知章。
我非照镜迷头客,一接清欢亦似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