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娶嗣明德,同牢夙所钦。
况蒙生死契,岂顾蓬蒿心。
雁币任野薄,恩爱缘义深。
同声若鼓瑟,合韵似鸣琴。
将迓空未立,就赘意难任。
皎月托言誓,沧波信浮沈。
荆台理晨辙,巫渚疑宵襟。
悯悯百虑起,回回万恨深。
候更促徒侣,先晓彻夜禽。
灯彩凝寒风,蝉思噪密林。
留念同心带,赠远芙蓉簪。
抚怀极投漆,感物重黄金。
分鸾岂遐阻,别剑念相寻。
傥甘蓬户贱,愿俟故山岑。
礼娶嗣明德,同牢夙所钦。
况蒙生死契,岂顾蓬蒿心。
雁币任野薄,恩爱缘义深。
同声若鼓瑟,合韵似鸣琴。
将迓空未立,就赘意难任。
皎月托言誓,沧波信浮沈。
荆台理晨辙,巫渚疑宵襟。
悯悯百虑起,回回万恨深。
候更促徒侣,先晓彻夜禽。
灯彩凝寒风,蝉思噪密林。
留念同心带,赠远芙蓉簪。
抚怀极投漆,感物重黄金。
分鸾岂遐阻,别剑念相寻。
傥甘蓬户贱,愿俟故山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衡的《夷陵郡内叙别》,它描绘了一场深情而离别的情景,展示了诗人在面对朋友分离时的复杂感情和深厚友谊。
首先,“礼娶嗣明德,同牢夙所钦”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德行的尊崇与赞美,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共同承继了某种光辉的德性,并且彼此都珍视这份情谊。
接着,“况蒙生死契,岂顾蓬蒿心”则强调了他们之间的情感之深厚,就如同生死与共,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草也不值得去忧虑。
“雁币任野薄,恩爱缘义深”中,“雁币”指的是古代边塞上为了传递信息而使用的信鸽,这里比喻了朋友之间即使相隔遥远,但情谊如同这些信鸽一般厚重而坚韧。
“同声若鼓瑟,合韵似鸣琴”则通过音乐的和谐来形容他们心灵的契合,就像琴瑟相合一样美妙。
在“将迓空未立,就赘意难任”中,诗人表达了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他内心的不舍与无奈。
“皎月托言誓,沧波信浮沈”则是借助明亮的月光和汹涌的波涛来强调他们之间誓言的坚定不移,就如同天地间不可改变的事实一般。
接下来的两句,“荆台理晨辙,巫渚疑宵襟”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清晨时分离的情景,以及夜晚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忧虑。
“悯悯百虑起,回回万恨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复杂情感,这些思绪如同波涛一般层出不穷,无边无际。
“候更促徒侣,先晓彻夜禽”则描写了朋友在离别前夕焦急地等待着分手的时刻,以及希望能够早点结束这漫长的夜晚。
接着,“灯彩凝寒风,蝉思噪密林”通过对室内外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孤独时光中的深沉思念和对朋友的怀念。
“留念同心带,赠远芙蓉簪”表达了即使离别,但心中仍旧保留着共同的情谊,而送给远方朋友的礼物则是象征这份情谊的芙蓉簪。
“抚怀极投漆,感物重黄金”中的“漆”和“黄金”都是贵重之物,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如同对待最为宝贵的材料一般。
“分鸾岂遐阻,别剑念相寻”则通过比喻手法强调了即便是天上的仙鸟也无法隔绝他们之间的情谊,而这份情谊如同手中握有的宝剑,不会因距离而消散。
最后,“傥甘蓬户贱,愿俟故山岑”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思念,以及希望能够回到那座熟悉的山岑之地与朋友重逢的心愿。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场深情而又哀伤的离别场景,展示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和对分离的无奈。
得朋宦游乐,不觉在山中。
惯住家乡似,频过骨肉同。
凭栏但烟树,振袂忽霜风。
远别无穷意,君归我已东。
几窗缠结习,翰墨绿殊勋。
未入三山直,当空万马群。
挽眉聊绿水,展脚是青云。
五十头如漆,功名不放君。
钩深三古学,遇合百年机。
垂上青云去,仍完白璧归。
功名身易老,豪杰意多违。
鼎脔留余啖,蒸青有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