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壶山居士的隐逸生活。开篇即透露出居士虽未至老年,却已心生懒惰,向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他喜爱学习道家之术,因此在家中设置了竹制几案和蒲团,以茗碗为伴。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准备,更反映出他对精神修养的追求。
诗人提到“青山可买”,表明他渴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一隅静地。在这块土地上,他愿意建造三间小屋,开辟一条小径,并俯瞰清澈的溪流。同时,他还会种植竹子和教书人的花草,以满足内心对自然与文化的双重向往。
当有客人来访时,诗人乐于款待,分享家常饭菜。若是客人愿意稍作停留,他便更进一步地以薄酒、三杯两盏的方式招待,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饮宴氛围。在这种环境中,他吟诵诗歌,享受音乐与月光,任由自然之美来召唤。
最终,诗人表达了对身外之事的淡然态度,那些不关心的事物,都交给天公去安排。这里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居士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追求精神自由和与自然合一的人生理想。
我生岂无命,何为使我漂流天南海北陬。
日与腐儒小子论诗书,唇干口燥不得休。
谁言人生直如矢,苍苍反复曲如钩。
不见城中达官骑大马,杀人多者居上头。
会须觅取百个钱,日醉洞庭岳阳之酒楼。
俯观波涛千里横击,销我千古万古之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