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金沙蒋文海韵·其一》
《和金沙蒋文海韵·其一》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干禄非良图,好遁实素抱。

昔为驾壑松,今作出山草。

茫茫海岳隔,冉冉齿发老。

渊明书甲子,拾遗历天宝。

迷涂谅未远,贵在知几早。

(0)
注释
干禄:追求官职。
良图:美好打算。
好遁:喜好隐逸。
素抱:内心真正的愿望。
昔为:过去是。
驾壑松:山涧松树,比喻隐士。
今作:如今成为。
出山草:出山的野草,比喻归隐。
茫茫:广阔无垠。
冉冉:渐渐。
齿发:牙齿和头发,代指年龄。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书甲子:在诗文中记录年份。
拾遗: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有《拾遗录》。
历天宝:历经天宝年间,唐朝的一个时期。
迷涂:迷失的道路。
谅:大概,恐怕。
未远:并不遥远。
贵在:关键在于。
知几:预知未来,明智选择。
翻译
追求官职并非我的初衷,我内心真正向往的是隐逸生活。
过去我如同山涧松树,如今却成了出山的野草。
大海高山阻隔视线,岁月匆匆,头发已渐渐斑白。
陶渊明在他的诗中记录了年份,从甲子到天宝年间。
迷失的道路或许并不遥远,关键在于早早明白自己的选择。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和金沙蒋文海韵(其一)》。诗中蕴含着诗人对现实不满和内心的苦闷,以及对于未来命运的担忧。

"干禄非良图,好遁实素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失望和厌倦,希望能够远离尘世,保持自己的本真。

"昔为驾壑松,今作出山草。" 显示了诗人的生活变迁,从前曾经在深山老林中驭马(驾壑),而现在则是写下逃离山野的文字(出山草)。这里也隐含着一种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转变。

"茫茫海岳隔,冉冉齿发老。" 描述了空间上的遥远与时间上的一去不返,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易逝的感慨。

"渊明书甲子,拾遗历天宝。"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的学问渊博,他阅读古籍(渊明书甲子),并从中汲取智慧(拾遗历天宝)。

"迷涂谅未远,贵在知几早。" 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未来方向的困惑和对于明辨是非、识别时机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安,以及他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偈颂并序·其五十五

若教求道似求名,世上无人道不成。

心静道场何曾到,世间尘路等閒行。

(0)

赠王贞白

殿前新进士,阙下校书郎。

(0)

游南雁荡

山呈图画水鸣弦,石室丹台别有天。

官况屡来忘是客,凡襟洗去欲成仙。

祇因紫绶羁尘海,须把黄花种玉田。

药径云关堪驻迹,钓矶风月不须钱。

(0)

网要颂三首·其一敲唱俱行

金针双锁备,叶路隐全该。

宝印当空妙,重重锦缝开。

(0)

幸蜀回居南内梦中见妃子于蓬山太真院作诗遗之使焚于马嵬山下

风急云惊雨不成,觉来仙梦甚分明。

当时苦恨银屏影,遮隔仙姬秪听声。

(0)

答高越

罢修儒业学修真,养拙藏愚四十春。

到老不疏林里鹿,平生未识日边人。

涧花发处千堆锦,岩雪铺时万树银。

多谢朝贤远相问,未闻鸡得凤为邻。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