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仪令德,垂式乡闾,缅南中天姥一峰,风凄冢树;
文子文孙,并驱皇路,痛西上夜郎万里,泪洒江波。
令仪令德,垂式乡闾,缅南中天姥一峰,风凄冢树;
文子文孙,并驱皇路,痛西上夜郎万里,泪洒江波。
这首挽诗《挽黎莼斋之母》由清代诗人张裕钊所作,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德与深远影响力的深切哀悼。诗中以“令仪令德”开篇,赞美逝者的美好品行和深远影响,如同其在乡间的典范一般,令人怀念。接着,诗人通过“缅南中天姥一峰,风凄冢树”描绘出逝者安息之地的凄美景象,将自然界的哀愁与人的离别之情巧妙融合。
后两句“文子文孙,并驱皇路,痛西上夜郎万里,泪洒江波”,则进一步抒发了对逝者子女追随先辈脚步,踏上艰难之路的感慨,以及对逝者离世之痛的深切表达。这里,“文子文孙”不仅指代逝者的后代,也暗含着对逝者学问与品德传承的肯定。“并驱皇路”象征着后人沿着先辈的道路前行,而“痛西上夜郎万里,泪洒江波”则直接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悲痛之情,以及对逝者遗志与精神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对逝者生平事迹的简述,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子女未来道路的期许与祝福。
风霜虽惨然,出游熙天正。
登临日暮归,置酒湖上亭。
高烛照泉深,光华溢轩楹。
如见海底日,曈曈始欲生。
夜寒闭窗户,石溜何清泠。
若在深洞中,半崖闻水声。
醉人疑舫影,呼指递相惊。
何故有双鱼,随吾酒舫行。
醉昏能诞语,劝醉能忘情。
坐无拘忌人,勿限醉与醒。
长安三千里,喜行不言永。
清路黄尘飞,大河沧流静。
更怀西川府,主公昔和鼎。
伊郁瑶瑟情,威迟花骢影。
此时已难别,日又无停景。
出饯阙相从,心随过前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