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寅初度喜雨》
《戊寅初度喜雨》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冬燠知将雨,应期此日阴。

春先梅意润,爽入酒杯深。

滴沥寒歌韵,云雷激壮心。

感时才易尽,漫自说为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度之日,一场喜雨的到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与感悟。

首联“冬燠知将雨,应期此日阴。”开篇点题,冬日温暖预示着雨水即将降临,恰逢今日阴云密布,预兆着一场及时雨的到来。这里运用了季节变化与天气现象的对应关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与敏锐观察力。

颔联“春先梅意润,爽入酒杯深。”转而描写雨后春意盎然的景象。春雨滋润了梅树,使得空气中弥漫着清新之气,仿佛连酒杯都浸透了这份爽朗与生机。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味觉的双重感受,生动地展现了雨后的清新与活力。

颈联“滴沥寒歌韵,云雷激壮心。”进一步描绘了雨声与自然界的和谐共鸣。雨滴在屋檐下滴答作响,仿佛是大自然的歌声,激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壮志豪情。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色彩,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尾联“感时才易尽,漫自说为霖。”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在感叹时光易逝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愿意化身为甘霖,滋润大地,为社会带来希望与变革的愿望。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也寄托了他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度喜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与期待。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赠章彦复省掾

相约揽秋色,淞江来小舟。

留人十日雨,洗耳百花洲。

祖逖鞭方著,张良箸欲筹。

吾庐吾自爱,霜菊晚香幽。

(0)

题金陵陈时举宅画壁

双松岁寒姿,卷石太古色。

我昔山中游,憩此松下石。

松花雪霏霏,松叶风瑟瑟。

安知此清景,相对复今日。

撑空两髯龙,还在书中室。

主人罢鸣琴,宴坐室生白。

客来苦炎热,倚树欲挂帻。

不闻天籁鸣,但见空翠滴。

烦襟顿如洗,林壑幽兴适。

经月数相过,明朝有行役。

黄埃赤日中,令人转相忆。

(0)

题肃万邦蒲萄

忆骑官马过滦阳,马乳累累压架香。

酿就琼浆三百斛,胡姬当道唤人尝。

(0)

题画

多景楼连铁瓮城,壮游犹记昔年曾。

江心遥见金山寺,风里钟声塔外灯。

(0)

送人回黄山

望断秋空白雁过,故人书问转蹉跎。

无端又与君相别,添得苕溪梦更多。

(0)

西湖酌别便欲过草堂因冗未果小诗二章奉寄稍凉当买舟相晤也·其二

五月西湖载酒游,芰荷香里雨初收。

黄蜂飞近花边坐,白鸟来依柳下舟。

佩服尽从唐制度,笑谈不减晋风流。

幽期莫更歌招隐,拟趁西风桂子秋。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