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寄中书王舍人》
《奉寄中书王舍人》全文
唐 / 皇甫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腰金载笔谒承明,至道安禅得此生。

西掖几年纶綍贵,东山遥夜薜萝情。

风传刻漏星河曙,月上梧桐雨露清。

圣主好文谁为荐,闭门空赋子虚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zhōngshūwángshèrén
táng / huángcéng

yāojīnzǎichéngmíngzhìdàoānchánshēng西niánlúnguì

dōngshānyáoluóqíng
fēngchuánlòuxīngshǔyuèshàngtóngqīng

shèngzhǔhǎowénshuíwèijiànménkōngchéng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曾所作,名为《奉寄中书王舍人》。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极富有古典美感,我们可以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

首句“腰金载笔谒承明”,诗人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携带着笔墨,去拜访或求教于某位尊崇的文学之士。这里的“腰金”指的是古代文人所佩戴的金饰或玉佩,而“承明”则暗示了对文学艺术的尊崇与传承。

接着,“至道安禅得此生”,诗人表达了通过文学创作和思考,找到内心平静与安宁的生活状态。这句中的“至道”指的是最高的真理或道德,而“安禅”则是形容内心之安稳。

第三句,“西掖几年纶綍贵”,诗人回忆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努力,"西掖"意为隐居,"几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纶綍”则是古代书籍的装帧,象征着诗人的作品与学问。这里,“贵”字表达了一种尊贵和珍视。

紧接着,“东山遥夜薜萝情”,诗人描绘了自己在东山之巅,在夜深时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遥夜”形容时间的长久,而“薜萝情”则是对亲密关系的美好寄托。

第五句,“风传刻漏星河曙”,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风传”指的是风声传递信息,而“刻漏”则是古代计时工具,象征着时间的不断流失。

随后,“月上梧桐雨露清”,诗人通过描写夜晚月光下梧桐叶上的雨珠,表达了对纯净和清新的追求。这里,“月上”形容月亮高悬,而“雨露清”则是对清新之美的赞颂。

最后两句,“圣主好文谁为荐,闭门空赋子虚成”,诗人表达了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自信。这里,“圣主好文”指的是统治者对于文学的推崇,而“谁为荐”则是诗人自问或自答,没有人可以推荐自己的作品给统治者,自己就是最好的鉴赏家。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还透露出了当时社会对于文学艺术的尊重与推崇。

作者介绍

皇甫曾
朝代:唐   籍贯:润州丹阳   生辰:785

皇甫曾(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润州丹阳人,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杨儇榜进士,德宗贞元元年(785)卒。工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中兴间气集》卷下),时人以比张载、张协、景阳、孟阳。历官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唐才子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马伏波

可叹迂疏一老翁,岂堪床下拜梁松。

明珠薏苡犹难辨,万里争教论杜龙。

(0)

下第

人间万事等摴蒱,敢谓何人不得卢。

胜负到头俱偶尔,狂夫安用绕床呼。

(0)

汉歌

华阴双璧传山鬼,报道明年祖龙死。

草间豪杰伺天时,攘袖抚衿争欲起。

丛祠篝火妖狐语,夥涉为王张大楚。

南公旧有三户谣,东井新看五星聚。

中原茫茫走秦鹿,天遣沛公兴白屋。

大蛇斩断素灵号,蚩尤祭罢朱旗矗。

朅来扶义入关中,恩结人心帝道隆。

秦法烦苛犹一洗,项王剽悍何劳攻。

三杰相须立人纪,四老仍来安太子。

已令陆贾说诗书,更诏孙通制仪礼。

阿翁着手规摹远,独恨儿孙读城旦。

王纯霸杂宁不知,不是不知知已晚。

(0)

道傍柳

秋霜一何严,凋此道傍柳。

残枝几叶在,其势不得久。

忆昨三春时,濯洗烟雨后。

弄姿舞婆娑,劝我一杯酒。

别后遽能几,忽忽成老丑。

人生非金石,长短百年寿。

功名与富贵,于身亦何有。

古人随物化,今已柳生肘。

我独何为哉,穷年事奔走。

长堤隐落月,驻马一回首。

春风柳梢黄,定得西归否。

(0)

别张信夫

破垒残星没,寒城晓角孤。

天低云错莫,野旷雪模糊。

小市千钱米,征人丈八殳。

边愁故未已,不敢恨长途。

(0)

裴公亭

十里莲塘际碧山,入潭无数竹根泉。

诗狂欲洒亭间壁,却愧文公与乐天。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