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到藤花春已暮。可奈东风,不肯将愁去。
一任绣床黏柳絮。怜花只绕闲阶步。
蹴损苔痕无意绪。移个鹦哥,挂在花深处。
教与夜来新谱句。不知花外涟纤雨。
开到藤花春已暮。可奈东风,不肯将愁去。
一任绣床黏柳絮。怜花只绕闲阶步。
蹴损苔痕无意绪。移个鹦哥,挂在花深处。
教与夜来新谱句。不知花外涟纤雨。
这首《蝶恋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紫藤花与春光的交融,以及主人公对春逝的感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首句“开到藤花春已暮”,点明了紫藤花盛开之时,春天已经接近尾声,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可奈东风,不肯将愁去”,东风本是春风的象征,却不愿带走这份愁绪,进一步强化了春末时节的哀婉氛围。
“一任绣床黏柳絮”一句,通过绣床被柳絮沾染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春日的轻盈与短暂,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而“怜花只绕闲阶步”则表达了主人公对紫藤花的深情,即使在花前徘徊,也难以掩饰内心的忧郁。
“蹴损苔痕无意绪”中,“蹴损”二字生动描绘了主人公在花前漫步时,不经意间踩踏了苔痕,破坏了原有的宁静,也映射出其内心的纷乱与无常。最后,“移个鹦哥,挂在花深处”和“教与夜来新谱句”,通过引入鹦鹉这一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主人公试图通过吟唱新词来寄托情感,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首词以紫藤花为线索,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清新雅致,情感深沉细腻,是一幅动人心弦的春末画卷。
一日擒一豹,两日擒两虎。
绣衣使者到荆溪,三日尽知民病苦。
使君诏县令,县令召猎户。
赏格高悬网新补,尽道使君仁且武。
使君谓父老,汝邑昔有周处公。
力与蛟虎争长雄,不知名落三害中。
斩蛟杀虎翻然改行收奇功,今人古人性本同。
彼哉名在丹书欲焚者,能言擒虎自效吾其从。
甲能独当乙并力,所不汝贷有如此溪石。
一鼓再作,声如风雷。
山谷响应林木摧,丑类欲逃安往哉。
一虎复一虎,一豹复一豹,从今日日闻飞报。
君不见山南山北行人多,争和使君擒虎歌,何处乡村愁政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