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侵蔽膝黄昏后,月满前除。花映氍毹。
慢检牙签自课书。个人此际应怊怅,寂寂金铺。
袅袅流苏。香灺灯青梦到无。
寒侵蔽膝黄昏后,月满前除。花映氍毹。
慢检牙签自课书。个人此际应怊怅,寂寂金铺。
袅袅流苏。香灺灯青梦到无。
这首《采桑子·闺词四首(其三)》描绘了一个深闺女子在黄昏后的孤独与思绪。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惆怅与寂寞。
“寒侵蔽膝黄昏后,月满前除。” 开篇以寒气侵袭蔽膝、月光洒满庭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孤寂。
“花映氍毹。慢检牙签自课书。” 花影映照在地上的氍毹上,女子缓缓翻阅着书籍,独自学习。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女子的勤奋好学,也反映了她在日常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的一面。
“个人此际应怊怅,寂寂金铺。袅袅流苏。” “怊怅”一词表达了女子此刻的忧郁和失落感。金铺指的是门上的装饰,此处用来形容寂静的环境,流苏则象征着窗帘或床帐上的装饰物,随风轻轻摇曳,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同时也衬托出女子内心的波动。
“香灺灯青梦到无。” 香烛燃尽,灯光微弱,似乎连梦境都变得模糊不清。这一句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暗示了女子在现实中的孤独与在梦境中寻求慰藉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深闺女子在黄昏后独处时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面对孤独与寂寞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努力。
妾家清河边,七叶承貂蝉。
身为最小女,偏得浑家怜。
亲戚不相识,幽闺十五年。
有时最远出,秪到中门前。
前年狂胡来,惧死翻生全。
今秋官军至,岂意遭戈鋋。
匈奴为先锋,长鼻黄发拳。
弯弓猎生人,百步牛羊膻。
脱身落虎口,不及归黄泉。
苦哉难重陈,暗哭苍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