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城市近,别是一仙源。
不用闷深洞,扁舟自到门。
今时异秦世,六合共乾坤。
已见吴门卒,揶抡笑绮园。
谁言城市近,别是一仙源。
不用闷深洞,扁舟自到门。
今时异秦世,六合共乾坤。
已见吴门卒,揶抡笑绮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宛如仙境的画面。诗人以“谁言城市近,别是一仙源”开篇,巧妙地将繁华的城市与隐秘的仙境对比,暗示了桃花坞的独特魅力。接着,“不用闷深洞,扁舟自到门”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桃花坞比作一个无需深入探索的仙境,只需乘一叶扁舟即可到达,形象地表达了桃花坞的易达与宁静。
“今时异秦世,六合共乾坤”则进一步强调了桃花坞与外界的隔绝感,仿佛是一个独立于世外的天地,与历史上的秦朝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桃花坞的超脱与纯净。最后,“已见吴门卒,揶抡笑绮园”两句,通过描述吴门(苏州)的景象,反衬出桃花坞的宁静与美好,揶抡(戏弄)和绮园(华丽的园林)的对比,更凸显了桃花坞的自然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桃花坞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都市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
画桥朱阁水东西,柳带花梢耸复低。
欲上扁舟还借问,此中时有晋人迷。
漆雕未能信,阳甫免归居。
理以逍遥得,材由濩落疏。
狭才轻势利,小隐幸林庐。
藿食由来事,茅茨不愿馀。
南檐容曝日,侧径喜携锄。
筋力吾如此,功名世有诸。
忆初干万乘,徒步谒公车。
投射东堂策,归来北阙书。
先鸣烦指日,弱羽愧吹嘘。
云雨非人力,泥涂亦诏除。
江湖轻乘雁,钟鼓陋鶢鶋。
有道翻羞卷,迷津幸遂初。
幽栖谢车马,至乐狎樵渔。
述作称狂简,谁能问起予。
百里昆冈半草莱,画梁危栋一朝开。
清川去水萦回渚,乔木浓阴映绿苔。
子献人琴俱不幸,武侯营垒信奇才。
断鸿牢落情愁绝,闻笛那堪赋七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