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鞭度庆桥,别墅见山椒。
小憩支公阁,旋凭赵隐寮。
竹虚原自密,花冶却非妖。
欲畅青莲想,法螺喜不遥。
鸣鞭度庆桥,别墅见山椒。
小憩支公阁,旋凭赵隐寮。
竹虚原自密,花冶却非妖。
欲畅青莲想,法螺喜不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阊门游寒山时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首句“鸣鞭度庆桥”以生动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行进中的动态美,仿佛能听到马鞭轻响的声音,感受到诗人行走在路上的愉悦心情。
接着,“别墅见山椒”一句,将视线引向远处的别墅和山峰,营造了一种远眺的意境,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欣赏。通过“小憩支公阁,旋凭赵隐寮”两句,诗人不仅在自然中找到了休息之所,还借由支公阁和赵隐寮的名字,暗示了此处的历史文化气息,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竹虚原自密,花冶却非妖”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赞美了竹林的自然与纯净,以及花朵的美丽而不妖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纯净生活的向往。
最后,“欲畅青莲想,法螺喜不遥”两句,以“青莲”象征佛教文化,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净化与解脱,同时对佛法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整个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