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方宗教鼓山韵·其一》
《和方宗教鼓山韵·其一》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胸次崔嵬绝点埃,山光玉色两佳哉。

官闲却得身栖宿,岩迥惟闻鹤去来。

定处华鲸催石磬,眼前茗碗伴炉灰。

高情一出樊笼外,逸驾飘飘未拟回。

(0)
翻译
胸襟高洁远离尘埃,山色如玉两皆美好。
官场清闲得以栖息山间,岩谷深远只闻鹤鸣声来去。
静心之处石磬声催动,眼前只有茶碗与炉火相伴。
超脱世俗之情流露,自由自在的旅程不愿回头。
注释
胸次:胸怀、品格。
崔嵬:高大雄伟。
点埃:微尘。
山光玉色:山色如玉。
官闲:官职清闲。
身栖宿:身心安顿。
岩迥:偏远的山谷。
鹤去来:鹤的飞翔。
定处:静谧之地。
华鲸:形容声音宏大。
石磬:寺庙中的石制乐器。
茗碗:茶碗。
炉灰:炉火的灰烬。
高情:高尚的情操。
樊笼:比喻束缚人的环境。
逸驾:超脱世俗的驾车。
飘飘:自由自在的样子。
拟回:打算返回。
鉴赏

这首宋诗《和方宗教鼓山韵(其一)》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诗中,诗人以豪迈的胸襟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居图景。首句“胸次崔嵬绝点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高洁与超脱,不为尘世琐事所累。接下来,“山光玉色两佳哉”赞美了山景的纯净如玉,色彩明丽,令人赏心悦目。

“官闲却得身栖宿”表达了诗人因官职闲暇而得以在此山中隐居的惬意,享受着宁静的生活。“岩迥惟闻鹤去来”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寂静与空灵,只有仙鹤的飞翔声打破这份静谧。诗人身处禅定之中,聆听山寺的石磬声,品茗对炉火,生活简淡而富有禅意。

最后两句“高情一出樊笼外,逸驾飘飘未拟回”更是道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已经超脱世俗的束缚,心境悠然,仿佛乘风而行,不愿回归尘世。整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自由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劳劳

阊阖排云事已休,劳劳犹耻为身谋。

数茎白发未为老,一寸丹心都是愁。

燕代地高山北峙,荆扬天阔水东流。

英雄已去空形胜,剑气中宵射斗牛。

(0)

寄馀姚滑伯仁先生

独木桥边薜荔门,全家移住水云村。

猿声专夜丹山静,蜃气横秋碧海昏。

诗卷自书新甲子,药壶别贮小乾坤。

陶渔耕稼遗风在,差胜桃源长子孙。

(0)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其二

曾侍虚皇第二筵,铁仙轻脱故依然。

江州坐上初相见,还识人中孟万年。

(0)

蔡叶行

君不见伪吴兄弟四六七,十年强兵富金谷。

大兄垂旒不下堂,小弟秉钧独当国。

山阴蔡药师,云阳叶星卜。

朝坐白玉堂,暮宿黄金屋。

文不谈周召,武不论颇牧。

机务托腹心,边策凭耳目。

弄臣什什引膝前,骨鲠孤孤内囚牿。

去年东台杀普化,今年南垣杀铁木。

凤陵剖棺取含珠,鲸海刮商劫沈玉。

粥官随地进妖艳,笼货无时满坑谷。

西风卷地来,六郡下披竹。

朽索不御六马奔,腐木那支五楼覆。

大越先罪魁,馀殃尽孥戮。

寄谢悠悠佞倖儿,福不盈眦祸连族。

何如吴门市,卖药卖卜,饿死亦足。

(0)

四景宫词·其三

露下金盘湿星斗,池上乌啼千尺柳。

秋题未写桐叶笺,春妆尚带桃花酒。

十二帘开乞巧楼,小队金针穿好手。

长生殿里记恩私,夜半牵衣挂楼后。

(0)

海乡竹枝歌·其三

海头风吹杨白花,海头女儿《杨白歌》。

杨花满头作盐舞,不与斤两添铜铊。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