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十五时,不幸失所怙。
私门祸衅缠,母亦寻见负。
哀哀抱深戚,耿耿心欲腐。
是时姊甫笄,已作张氏妇。
念我同胞亲,恩爱每相顾。
我喘获苟存,见姊如见母。
朅来岁月迁,中外叨仕膴。
骨肉久离别,相望异乡土。
时时得姊书,颇似颜面睹。
行当谋挂冠,为姊粥亲煮。
奈何王事縻,山川日乖阻。
因思昔别时,河桥日将午。
姊送不忍归,恐我难再晤。
昨朝家书来,岂意遽传讣。
彼苍胡不仁,生死竟殊路。
初闻若遇刃,痛楚彻心腑。
食梅孰云酸,嚼蘖孰云苦。
冤哉但长号,临风泪如雨。
我年十五时,不幸失所怙。
私门祸衅缠,母亦寻见负。
哀哀抱深戚,耿耿心欲腐。
是时姊甫笄,已作张氏妇。
念我同胞亲,恩爱每相顾。
我喘获苟存,见姊如见母。
朅来岁月迁,中外叨仕膴。
骨肉久离别,相望异乡土。
时时得姊书,颇似颜面睹。
行当谋挂冠,为姊粥亲煮。
奈何王事縻,山川日乖阻。
因思昔别时,河桥日将午。
姊送不忍归,恐我难再晤。
昨朝家书来,岂意遽传讣。
彼苍胡不仁,生死竟殊路。
初闻若遇刃,痛楚彻心腑。
食梅孰云酸,嚼蘖孰云苦。
冤哉但长号,临风泪如雨。
这首明代童轩的《哭姊》是一首深情的悼亡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姐姐的深切怀念和悲痛之情。诗中回忆了十五岁时家庭的变故,母亲去世,姐姐承担起抚育的责任,姐弟情深。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仕途发展,与姐姐天各一方,仅凭书信维系亲情。然而,突如其来的噩耗告知姐姐离世,诗人感到无比震惊和痛彻心扉。诗中运用了如"河桥日将午"、"彼苍胡不仁"等生动场景和比喻,如"食梅孰云酸,嚼蘖孰云苦",形象地描绘了失去亲人后的悲痛感受,最后以"冤哉但长号,临风泪如雨"收束,表达了诗人无尽的哀思和对姐姐的深深怀念。整体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感人至深。